成语拼音:méi mù fēn míng
成语解释:眉目: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容貌清楚。形容面容端正清晰
成语出处:杨朔《泰山极顶》:“万里长空,云彩丝儿都不见,素常雾腾腾的山头,显得眉目分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谓语;用于总体面目
繁体字形:眉目分明
英文翻译:Distinct eyebrows and eyes
眉:1.眉毛:浓眉。眉开眼笑。2.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书眉。眉批。3.姓。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眉目分明”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它其实很好理解。比如有人夸你:“这篇报告写得真不错,逻辑眉目分明,读起来特别顺畅。”这时候你是不是会想:“这和眉毛眼睛有什么关系?”其实啊,这里的“眉目”比喻的是事物最核心的结构,就像人的五官清晰可辨一样,用来形容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同事刚整理完仓库,老板看了直点头:“货架分区眉目分明,找东西再也不用翻箱倒柜了。”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种场景用这个词合适吗?”当然没问题!只要符合“主次清晰、易于辨识”的特点,无论是文字、空间还是计划都能用这个词形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很多手机APP的界面设计也在追求“眉目分明”。比如支付软件把常用功能放在首页最显眼的位置,二级菜单再展开详细选项。这种设计思路其实暗合了成语的本意——把最关键的信息放在最容易被注意到的位置,就像人的眉眼永远是最先被看到的面部特征。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和‘条理清晰’有什么区别?”其实这两个词像是亲兄弟,但“眉目分明”更强调视觉化的结构感。比如看设计图纸时说“管线走向眉目分明”,就比单纯说“条理清晰”更能让人联想到图纸上干净利落的线条布局。
我个人特别喜欢用这个词来形容好的沟通状态。比如开会时如果有人能先说结论、再列依据,最后明确下一步行动,这种表达方式就特别“眉目分明”。毕竟现在大家注意力都很宝贵,能快速抓住重点的交流,才是真正高效的交流。
下次写邮件或做PPT时,不妨试试“眉目分明”的思考方式:先把核心观点像画眉毛一样勾勒出来,再用细节像描画眼睛般逐步深化。这样呈现的内容既容易理解,又能让接收方快速抓住重点,说不定还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积极反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