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uàn
  • hún
  • y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ù xuàn hún yáo

成语解释:眩:眼花;摇:摆动。眼花缭乱,心神不定。形容看到某种景象令人吃惊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顾大典《青衫记·郊游访兴》:“顾盼之间,目眩魂摇。”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繁体字形:目眩魂摇

英文翻译:Dazzled and shaken

目眩魂摇的意思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眩:1.眼睛花:头晕目眩。2.迷乱:眩惑(眼花缭乱,迷惑不解)。

魂:1.指精神或情绪:梦魂萦绕。神魂颠倒。2.特指崇高的精神:国魂。民族魂。3.泛指事物的人格化精神:花魂。诗魂。

摇:摇摆;使物体来回地动:动摇。摇晃。摇手。摇铃。摇橹。摇头晃脑。

成语评论

目眩魂摇”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生活中的例子:站在百米高的玻璃观景台上,脚下是车流如蚁的街道,耳边是呼啸的风声,一瞬间仿佛连心跳都停了——这种既震撼又腿软的感觉,就是典型的“目眩魂摇”。它不仅形容视觉冲击,更强调心理层面的震荡。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危险场景吗?当然不是!试想第一次看到极光的人,漫天绿光如水波流动,连呼吸都不自觉放轻,大脑完全被眼前的奇景占据。这种纯粹由美带来的震撼,同样会让人“目眩魂摇”。美好的事物太过强烈时,我们的感官和情绪都会暂时失控。

再举个反常识的例子:凌晨三点的急诊室里,监护仪此起彼伏的警报声、医护人员急促的脚步声、家属压抑的啜泣声混杂在一起。这种高强度环境带来的精神冲击,虽然没有视觉奇观,却同样能让人产生“目眩魂摇”的恍惚感。可见这个成语的适用范围远比想象中广泛。

有趣的是,现代人可能比古人更容易遭遇“目眩魂摇”。短视频平台15秒切换的视觉轰炸、游戏里不断弹出的特效、地铁广告屏轮播的密集信息…这些人为制造的强刺激,正在重塑我们对“震撼”的感知阈值。个人认为,适度远离这类人造的目眩魂摇,或许能让我们的心灵获得更多呼吸空间。

下次遇到真正让你目眩魂摇的场景,不妨停下来感受这种独特的体验。无论是站在大峡谷边缘,还是听到直击灵魂的音乐,抑或是目睹令人屏息的科学实验——这些瞬间都在提醒我们:人类对世界的感知,永远存在超越日常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