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ún
  • yáo
  • lu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ún yáo pò luàn

成语解释:神魂颠倒,不能自持。

成语出处:明·张伯起《泣颜回·题恨》:“梦中亲见,诉不出许多情话,魂摇魄乱,那些儿一刻千金价。”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魂摇魄亂

英文翻译:To shake one's head

魂摇魄乱的意思

魂:1.指精神或情绪:梦魂萦绕。神魂颠倒。2.特指崇高的精神:国魂。民族魂。3.泛指事物的人格化精神:花魂。诗魂。

摇:摇摆;使物体来回地动:动摇。摇晃。摇手。摇铃。摇橹。摇头晃脑。

魄:1.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精神:魂魄。2.魄力或精力:气魄。体魄。

乱:1.没有秩序和条理:乱七八糟。2.武装骚扰:兵乱。叛乱。3.使混乱;使紊乱:捣乱。以假乱真。4.任意;随便:不许乱扔纸屑。

成语评论

魂摇魄乱”这四个字一出口,脑海里是不是浮现出暴雨中的蒲公英?这个形容心神极度不安的成语,在当代生活中其实处处能找到影子。

早高峰地铁里,李明握着震动的手机,屏幕上跳动着二十三条未读消息。甲方临时修改方案,下属请假,妻子提醒接孩子——此刻他就像被丢进滚筒洗衣机的衬衫,完全应了“魂摇魄乱”的景象。这种状态下做出的决定,往往像没调焦距的照片,看似完整实则模糊。

有人会问:这成语和常见的“心慌意乱”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程度差异。就像台风和阵风的区别,“魂摇魄乱”带着灵魂层面的震颤。苏轼在《赤壁赋》里写“寄蜉蝣于天地”,那种面对浩瀚宇宙的震撼,才是这个成语的最佳注脚。

上周参加行业论坛时,遇见个有趣现象。当演讲者突然死机,大屏幕蓝光映着他僵硬的笑容,全场陷入三秒真空——这种集体性的魂摇魄乱,反而催生了当天最热烈的茶歇讨论。可见强烈情绪波动未必全是坏事,它像地震后的地壳运动,可能催生新的认知地貌。

在碎片化信息轰炸的时代,保持内心澄明犹如逆水行舟。我发现有个土法子:随身带支钢笔。当注意力开始飘散,就慢慢旋开笔帽,感受金属螺纹的细微阻力,让这个仪式感动作成为思维刹车片。毕竟我们对抗的不是外界的纷扰,而是自己神经元的过载。

深夜刷手机时,突然理解了这个成语的现代变体。拇指机械性地上划,眼睛追着跳动的光点,直到后脑勺产生物理性刺痛——这种数字时代的魂摇魄乱,或许正在重塑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但就像冲浪者能在浪尖起舞,意识的浪潮里同样藏着驾驭的契机。

"魂摇魄乱"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