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èng shuāi lì hài
成语解释:兴盛、衰落、利益、损害,指世间人事发展的各种情况
成语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仲尼》:“盛衰利害不能易,哀乐不能移。”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繁体字形:盛衰利害
英文翻译:Ups and downs
盛:[shèng]1.兴盛;繁盛:全盛时期。桃花开得很盛。2.强烈;旺盛:年轻气盛。火势很盛。3.盛大;隆重:盛会。盛宴。4.丰富;丰盛:盛馔。5.深厚:盛情。盛意。6.普遍;广泛:盛行。盛传。7.用力大;程度深:盛赞。8.姓。[chéng]1.把东西放在容器里:盛饭。缸里盛满了水。2.容纳:这间屋子小,盛不了这么多东西。
衰:[shuāi]微弱;变弱:衰败。衰退。年老力衰。[cuī]1.见〔等衰〕2.同“缞”。
利:1.锋利;锐利(跟“钝”相对):利刃。利爪。2.顺利;便利:不利。成败利钝。3.利益(跟“害、弊”相对):利弊。有利。兴利除害。4.利润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销。本利两清。5.使有利:利国利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6.姓。
害:1.祸害;害处(跟“利、益”相对):灾害。虫害。为民除害。吸烟对身体有害。2.有害的(跟“益”相对):害虫。害鸟。3.使受损害:害人不浅。你把地址搞错了,害得我白跑了一趟。4.杀害:在数日前被害。5.发生(疾病):害眼。害了一场大病。6.又同“曷”hé。
“盛衰利害”这四个字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拆开来看其实很贴近生活。比如有人问:“为什么有的网红店突然爆火又迅速倒闭?”这背后就是典型的“盛衰利害”——流量带来的短期热度是“盛”,但产品跟不上、管理混乱就成了“衰”;看似赚钱的“利”背后,可能藏着口碑崩塌的“害”。
有个真实案例:老张开了家网红奶茶店,开业时排队三小时,日赚两万。但三个月后客人越来越少,最终关门。为什么会这样?核心在于他没有平衡好“短期爆发”和“长期经营”。用网友的话说:“用香精勾兑省成本是'利',但喝过一次就拉黑就是'害'了。”
这时候有人要问:“难道追求快速发展就一定是错的吗?”其实关键在动态平衡。就像运动员集训,短期加大训练量能提升成绩(盛),但过度训练可能导致伤病(衰)。NBA球星詹姆斯能保持20年巅峰,正是因为他懂得在每场胜利(利)和身体损耗(害)之间找平衡点。
个人认为,现代人尤其需要这种辩证思维。比如年轻人选择工作时,高薪996看似是“利”,但用健康换钱可能变成“害”;考编制看似稳定(盛),但若放弃专业成长,十年后可能面临转型困境(衰)。这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而是要学会像冲浪者那样,在浪潮起伏间把握重心。
观察历史也很有趣。唐朝长安城曾是全球最大都市(盛),但过度消耗资源导致生态恶化(害);威尼斯靠海运致富(利),后来因航线变迁衰落(衰)。这些故事都在提醒我们:任何选择都像硬币有两面,重点不是逃避变化,而是培养预判转折点的能力。
最近看到个新说法挺有意思:智能手机普及是科技之“盛”,但注意力碎片化成了现代人的“衰”。这时候需要主动创造“离线时刻”,就像农民知道定期休耕能让土地恢复肥力。或许真正的智慧,就是在看见繁花似锦时,记得给未来留几颗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