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ài
  • yōu
  • gu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ì hài yōu guān

成语解释:利害所关。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成语出处:《周礼·夏宫·职方氏》:“周知其利害。”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繁体字形:利害攸關

英文翻译:have a stake in

利害攸关的意思

利:1.锋利;锐利(跟“钝”相对):利刃。利爪。2.顺利;便利:不利。成败利钝。3.利益(跟“害、弊”相对):利弊。有利。兴利除害。4.利润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销。本利两清。5.使有利:利国利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6.姓。

害:1.祸害;害处(跟“利、益”相对):灾害。虫害。为民除害。吸烟对身体有害。2.有害的(跟“益”相对):害虫。害鸟。3.使受损害:害人不浅。你把地址搞错了,害得我白跑了一趟。4.杀害:在数日前被害。5.发生(疾病):害眼。害了一场大病。6.又同“”hé。

攸:1.所:责有攸归。利害攸关。2.姓。

关:1.使开着的物体合拢:关窗户。把抽屉关上。2.使机器等停止运转;使电气装置结束工作状态:关机。关灯。关电视。3.放在里面不使出来:鸟儿关在笼子里。监狱是关犯人的。4.(企业等)倒闭;歇业:有一年,镇上关了好几家店铺。5.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关口。关防。山海关。嘉峪关。我的责任就是不让废品混过关去。6.城门外附近的地区:城关。北关。关厢。7.门闩:门插关儿。斩关落锁。8.货物出口和进口查验收税的地方:海关。关税。9.比喻重要的转折点或不容易度过的一段时间:难关。只要突破这一关,就好办了。10.姓。

成语评论

利害攸关”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严肃,但它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比如,公司要裁员时,管理层常说:“这次调整利害攸关,关系到每个人的饭碗。”这里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利害攸关”总被用在重大决策中?答案很简单:因为它强调利益和危害紧密捆绑,提醒人们必须慎重权衡。

举个更贴近日常的例子:朋友想投资某个项目,但风险很高,你劝他:“这笔钱是你攒了五年的积蓄,利害攸关,别冲动。”这时候,成语的作用是放大选择的“重量感”——它不再是简单的对错,而是背后可能牵动生活质量的连锁反应。这种表达方式,比单纯说“风险大”更有画面感。

有人可能会问:用“利害攸关”会不会显得小题大做?其实要看语境。比如搬家选学区房,对孩子未来教育确实“利害攸关”;但中午选外卖是否用这个词?显然不合适。成语的妙处就在于精准匹配事件的严重性,就像给决策贴上“高能预警”标签。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很多选择看似普通实则影响深远。比如是否点开某个网络链接,可能关联隐私泄露;随手转发的一条谣言,可能引发舆论风波。用“利害攸关”的眼光重新审视日常行为,反而能培养更清醒的决策习惯——这或许是古语在今时的新价值。

再看公共事件中的应用。当政府发布防汛通知时说“防汛工程利害攸关”,短短四字既点明工程对百姓生命财产的保护作用,又暗示松懈可能导致的灾难后果。这种表达比长篇大论的警示更易传播,也更容易唤醒集体行动的紧迫感。

最后分享个观察:成语的生命力在于“适配性”。与其死记硬背“利害攸关”的定义,不如把它当作一把尺子——遇到需要衡量得失的情境时,先问问自己:“这件事的利与害是否紧密交织?后果是否不可逆?”当答案肯定时,这个词就会自然地从语言库中跳出来,成为最贴切的表达。

利害攸关的造句

  1. 造句 人的毕生中,功德品德对人和进展起着利害攸关的作用,它要么是你的宝库,要么是你的绊脚石.
  2. 造句 这事与全局利害攸关,要认真对待。
  3. 造句 兴修水利与发展生产是利害攸关的事,所以大家都很重视。
  4. 造句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是与人民健康利害攸关的一件大事。
  5. 造句 因此,我们不惜再次放出与苏联利害攸关的诱饵.
  6. 造句 弗朗索瓦称,对淹没的国家来说有比文化和眷恋更利害攸关的事情.
  7. 造句 干当,咱们共事一主,利害攸关,我也把话说透了。
  8. 造句 此举利害攸关,请考虑教众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