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ān
  • mén
  • zhī
  • yǎ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ān mén zhī yǎng

成语解释:监门:守护里门的人;养:衣食用度。守护里门人的微薄生活费用。比喻艰苦节俭的生活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監門之養

英文翻译:Custody of the prison

监门之养的意思

监:[jiān]1.从旁察看;监督:监工。监考。2.牢狱:收监。探监。[jiàn]古代官府名:钦天监(管天文历法的官府)。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养:1.抚育,供给生活品:养育。赡养。抚养。养家。2.饲养动物,培植花草:养花。养殖。3.生育,生小孩儿。4.抚养的(非亲生的):养子。养父。养母。5.教育,训练:培养。教养。6.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养病。养心。养性。休养。营养。养精蓄锐。7.保护修补:养路。

成语评论

监门之养”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其实它背后藏着古人的智慧。它原本指的是看门人的微薄收入,后来被用来比喻待遇极低或生活清贫的状态。比如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到底怎么用啊?”别急,咱们举个例子:“公司新来的实习生每天加班到深夜,工资却少得可怜,简直是监门之养。”这里既点明了付出与回报的不对等,又带点幽默的自嘲。

再来看个历史场景:“唐代诗人杜甫晚年漂泊,靠朋友接济度日,虽有名气却过着监门之养的生活。”这时候成语就从职场跳到了文人境遇,说明它可以用在不同领域的对比中。有人或许会疑惑:“这词只能形容经济状况吗?”其实不然——比如“父母总抱怨退休金像监门之养,但他们的精神生活可比年轻人丰富多了”,这里就把物质匮乏和内心丰盈做了反差对比。

说到现代应用,我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形容那些“用爱发电”的行业。比如自媒体创业者前期收入不稳定,但坚持输出优质内容,旁人看来或许觉得是监门之养,他们自己却乐在其中。这背后其实暗含一个道理:价值判断不能只看表面数字,就像博物馆保安的工资或许不高,但每天接触文化瑰宝的体验本身就是财富。

最后分享个观察:当代年轻人常把“躺平”挂在嘴边,但真能做到监门之养却心平气和的其实不多。反而是那些在公益组织、艺术领域深耕的人,虽然收入微薄,却能找到超越物质的满足感。或许这个成语提醒我们:生活的刻度不该只有金钱这一把尺子,就像春天的野花不需要温室供养,照样开得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