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ào shǒu páng méi
成语解释:皓:白的样子;庞:杂色。头发和眉毛花白
成语出处:清·黄宗羲《序》:“余皓首庞眉,叨叨于过去之间,感慨系之,无乃为轮庵之所笑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老年人
繁体字形:皓首庞眉
英文翻译:Haoshou pangmei
皓:1.白;洁白:皓首。明眸皓齿。2.明亮:皓月。3.姓。“暠”
首:1.头:昂首阔步。2.领袖;领导人:元首。首长。3.最先;开始:首创。4.第一;最高:首要。首席代表。5.告发:自首。出首。6.量词。用于诗歌、歌曲等:一首诗。民歌百首。
庞:1.庞大:庞然大物。2.多而杂乱:庞杂。3.姓。4.(庞儿)脸盘:脸庞。面庞。
眉:1.眉毛:浓眉。眉开眼笑。2.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书眉。眉批。3.姓。
什么是「皓首庞眉」?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雪白的头发,浓密的眉毛”,用来形容年长者的外貌特征。比如在小说《红楼梦》中,贾母出场时就被描述为“皓首庞眉,慈祥中带着威严”,瞬间让读者感受到她的辈分与气场。这里的关键在于,它不仅描绘外貌,更暗示了人物阅历深厚、德高望重的特质。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头发和眉毛来表现年龄?其实这源于古人观察生活的智慧。过去没有染发技术,白发就是岁月最直观的印记。而浓密眉毛常被视为健康长寿的象征,像《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晚年“庞眉皓首,手持羽扇”的形象,既符合历史记载,又强化了他殚精竭虑的谋士形象。
现代人还适合用这个成语吗?我在社区书法班见过一位老先生,满头银发却把眉毛染得乌黑,反而显得违和。这时候反而觉得“皓首庞眉”的自然感更可贵——它推崇的是顺应时光的从容,而非刻意修饰的年轻态。就像公园里打太极的老人们,白发被晨光照得发亮,眉梢还沾着露水,这才是成语描绘的本真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常被误用在中年人物身上。比如有作者描写四十多岁的企业家“皓首庞眉显沧桑”,其实四十岁出现白发更多是压力导致。真正的“皓首”应该像故宫文物修复师王津那样,六十多岁仍保持着花白头发与灰白眉毛的和谐统一,连每道皱纹都像是时光精心雕刻的作品。
对比其他形容年长者的成语,“鹤发童颜”强调反差萌,“老态龙钟”侧重衰弱感,而“皓首庞眉”更中立客观。它像是一支工笔画的毛笔,既不刻意美化也不贬低衰老,只是如实勾勒岁月痕迹。这种态度在抗衰老焦虑盛行的今天,反而有种返璞归真的治愈力。
下次看到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的年轻人,不妨观察他们对待“皓首庞眉”老人的态度。有人会像避开障碍物般快速起身,也有人会弯腰轻扶肘部——前者看到了白发,后者读懂了庞眉背后的生命厚度。或许这个成语最大的价值,就是提醒我们透过外貌看见时光沉淀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