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è
  • chó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í è rú chóu

成语解释: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同“疾恶如仇”。

成语出处:《明史 周顺昌传》:“顺昌为人刚方贞介,疾恶如雠。”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的个性

繁体字形:疾惡如讎

英文翻译:hate injustice like poison

疾恶如雠的意思

疾:1.病:疾病。2.痛苦;疼痛:关心群众的疾苦。痛心疾首。3.痛恨:疾恶如仇。4.快;迅速;猛烈:疾走。疾风。

恶:[è]恶劣;坏:恶习。恶意。[wù]讨厌;憎恨(跟“好”hào相对):好恶。深恶痛绝。[ě]1.[恶心](ě·xin)2.有要呕吐的感觉:胃里不舒服,一阵一阵地恶。3.厌恶;令人厌恶:这种丑事,让人恶。你别在这儿恶我了。4.揭人短处,使难堪:他太抠门儿,得找个机会恶恶他。[wū]1.同“乌2”。2.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啊,这是什么话)!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雠:1.校对文字。2.“讎”,也作“仇(chóu)”的异体字。

成语评论

疾恶如雠”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痛恨坏人坏事如同对待仇敌”,常用来形容对不公和邪恶的强烈反感。比如,我们可以说:“老张一辈子疾恶如雠,看到邻居欺负弱势群体,他当场报警并主动为受害者作证。”这个例子中,老张的行为直接体现了成语的核心——对恶行的零容忍。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需要用这么激烈的态度对待恶行?”其实,成语中的“如雠”并非提倡以暴制暴,而是强调对错误行为的清醒认知和坚定立场。比如一个公司管理者发现员工造假数据,立刻启动调查并公开处理结果。这种行为看似严厉,实则是维护公平环境的必要手段。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现代社会讲究包容,疾恶如雠会不会显得偏激?个人认为,包容不等于纵容。就像医生治病既要温和安抚患者,也要果断切除病灶。某社区志愿者团队发现有人乱倒垃圾,他们没有简单指责,而是组织环保讲座并设置分类垃圾桶——这种既解决问题又引导改变的方式,正是新时代“疾恶如雠”的智慧体现。

再看教育场景。李老师发现学生在考试作弊,她没有当众羞辱学生,而是课后单独谈话:“我知道你想考好,但作弊就像借来的翅膀,飞不高也走不远。”这种处理方式既坚守了原则,又保留了改进空间。疾恶如雠不一定要剑拔弩张,用合适的方法传递是非观更重要。

或许有人疑惑:“普通人如何实践这种品质?”其实从拒绝插队、举报网络诈骗,到抵制盗版产品,生活中处处有机会。就像上周超市里,王阿姨发现有人偷偷撕掉临期食品的折扣标签,她立即提醒店员处理。这些微小的正义之举,正是成语精神在日常中的生动写照。

值得注意是,疾恶如雠需要搭配理性判断。曾有位车主因怀疑他人违章停车,私自给二十多辆车贴警告条,结果反而因损坏他人财物被追责。这提醒我们:坚守正义的同时,也要遵守规则框架。就像黑夜中的灯塔,既要照亮航道,也不能灼伤过往船只。

观察近年社会新闻会发现,越来越多人在面对公共事件时,既保持对不良现象的批判态度,又愿意参与建设性解决方案。这种转变让人看到,疾恶如雠的传统智慧正在与当代社会的复杂性碰撞出新的可能性——它不再是简单的对立,而是演变成推动进步的现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