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ēng shā yǔ duó
成语解释:生:让人活;杀:把人处死;予:给予;赏赐;夺:剥夺;处罚。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
成语出处:《周礼 春官 内史》:“五曰杀,六曰生,七曰予,八曰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生殺予奪
英文翻译:wield absolute power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杀:1.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杀生。杀敌。杀鸡取卵。杀一儆百。2.战斗,搏斗:杀出重围。3.消减:杀风景。4.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肥皂水杀了眼睛。5.收束:杀价。杀尾。6.勒紧,扣紧:杀车。7.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笑杀人。恨杀。
予:[yǔ]给:授予奖状。免予处分。请予批准。[yú]1.人称代词。我。2.姓。
夺:1.强取;抢:掠夺。巧取豪夺。从歹徒手里夺过凶器。强词夺理。2.争先取到:夺冠。夺红旗。3.胜过;压倒:巧夺天工。先声夺人。4.使失去:剥夺。褫夺。5.失去:勿夺农时。6.作决定:定夺。裁夺。7.(文字)脱漏:讹夺。
“生杀予夺”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比如一个公司领导突然宣布裁员,员工私下嘀咕:“部门重组全凭老板一句话,真是生杀予夺都在他手里啊。”这种场景里,成语精准描述了权力集中带来的不确定性。
有人可能会问:普通人也会遇到“生杀予夺”的情况吗?其实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时,孩子小声抗议:“凭什么你说学钢琴就得学钢琴?”这时家长的选择权对孩子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微型版的“生杀予夺”?权力关系存在于各种人际关系中,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最近看到社区物业招标,业委会成员老张感叹:“选哪家物业公司,咱们业主手里的投票权就是生杀予夺的武器。”这个例子打破了我对成语的认知——原来普通百姓也能在特定场景下掌握关键决策权。这提醒我们,与其被动接受规则,不如主动参与规则制定。
有意思的是,当代职场正在消解绝对的“生杀予夺”。有个90后项目经理分享:“现在年轻人不吃画大饼那套,我要是随便扣奖金,团队分分钟集体辞职。”这说明随着社会进步,单向的权力支配正在向双向选择转变,用好了是凝聚力,用不好反而伤及自身。
观察这些案例会发现,真正重要的不是权力本身,而是权力背后的责任。就像外科医生握着手术刀,既可能救命也可能致命,关键看持刀者的专业判断。与其畏惧“生杀予夺”的威慑力,不如思考如何建立更透明的决策机制,让每个选择都能经得起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