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ēng
  • shì
  • wēi
  • mi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ēng shì wēi miǎo

成语解释:生事:生计;微渺:渺茫。指生活十分艰辛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言怀》:“所恨俺自小孤单,生事微渺。”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生事微渺

英文翻译:Life is insignificant

生事微渺的意思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事:1.事情:国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3.职业:谋事。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5.从事:大事宣传。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微:1.细小;轻微:细微。微风。谨小慎微。相差甚微。2.(某些计量单位的)百万分之一:微米。微安。微法。3.衰落:衰微。4.精深奥妙:微妙。微言大义。5.稍微;略微:微感不适。面色微红。

渺:1.形容水大:浩渺。2.渺茫:渺若烟云。渺无人迹。渺无声息。3.渺小:渺不足道。

成语评论

生事微渺”这个成语,乍一听有点抽象,但它其实描述的是“事情微小却暗藏隐患”的状态。举个例子:办公室里有人悄悄把空调温度调低了两度,结果第二天全部门因为感冒请假了一半人。你看,调温度这事儿多小啊,但后续影响可一点不“微渺”。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总容易忽视这种小隐患?答案可能藏在“惯性思维”里——大家总觉得“小事不会出大乱子”,反而给意外留了门缝。

再举个生活化的场景。小区楼下新开了一家烧烤摊,烟味偶尔飘到五楼住户家里。邻居们最初觉得“油烟不大,忍忍算了”,结果两个月后,整栋楼外墙都被熏黑了,清理费比烧烤摊月租还贵。这时候人们才反应过来:原来呛鼻的油烟味早就在“用细节敲警钟”。这让我想到一个观点:现代社会的复杂系统里,蝴蝶效应无处不在,小事和大事之间可能只隔着一层薄薄的“侥幸心理”。

有朋友问:“生事微渺”和“防微杜渐”有什么区别?前者强调隐患本身的隐蔽性,后者侧重主动预防的动作。比如某科技公司发现服务器有0.01%的异常访问记录,如果认为“这点数据波动不算事”,就是典型的“生事微渺”;而立即启动安全排查,就是“防微杜渐”。这个对比恰好说明:面对微小异常,选择当鸵鸟还是当哨兵,结果可能天差地别。

最近看到个有意思的案例:某网红书店因为每天少补货三本书,三个月后库存缺口竟达2000册。店员最初觉得“少几本书不影响营业”,却没算过“持续流失”的复利效应。这让我联想到管理学中的“破窗理论”——当第一扇破窗不被修补,后续破坏就会接踵而至。可见“生事微渺”背后,往往藏着对持续性和系统性的误判。

在菜市场观察到一个现象:摊主老王总把烂菜叶堆在摊位角落,觉得“反正每天收摊前会清理”。结果某天检查时,管理员因为这片发霉的菜叶给他开了罚单。老王挠着头说:“这点小事咋还较真了?”其实生活就像推多米诺骨牌,没人知道哪块小骨牌会引发连锁反应。保持对细节的敬畏,或许才是应对“生事微渺”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