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ēng
  • s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ēng bù yù shí

成语解释:生下来没有遇到好时候。旧时指命运不好。

成语出处:《诗经 大雅 桑柔》:“我生不辰,逢天僤怒。”汉 袁康《越绝书 越绝德序外传记》:“吾先得荣后僇者,非智衰也;先遇明后遭险,君之易移也已矣,生不遇时,复何言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命运不好

繁体字形:生不遇時

英文翻译:born under a bad sign

生不遇时的意思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遇:1.相逢;遭遇:相遇。遇雨。遇险。不期而遇。2.对待;款待:待遇。优遇。冷遇。3.机会:机遇。际遇。4.姓。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成语评论

生不遇时”这个词,乍一听像是一句沉重的叹息,但仔细琢磨,它更像一个提醒:人和时代的关系,到底谁该迁就谁?举个现实的例子——小李是公司里的技术骨干,可偏偏赶上行业寒冬,项目接连被砍。他常自嘲:“我这身本事要是早出生十年,说不定能当个行业先锋。”但问题来了:生不遇时”的困境,真是时代辜负了人,还是人没看懂时代的信号?

看看宋朝词人辛弃疾,明明能带兵打仗,却被派去填词作赋。表面看是“把宝剑挂成了装饰品”,但换个角度想,若没有那段郁郁不得志的岁月,哪来“醉里挑灯看剑”的千古绝唱?环境限制人的同时,是否也在逼出新的可能性?就像现在有些传统手艺人在短视频平台找到新观众,看似“错位”,实则开辟了新战场。

有个有趣的现象:总有人说“80后赶不上买房好时候”“90后碰见就业难”,但每代人都有自己的通关秘籍。我认识个90后姑娘,疫情期间旅行社倒闭,她转头做起了“云导游”,带网友线上逛故宫,反而比过去接触的游客多十倍。所谓“生不遇时”,会不会是惯性思维给我们戴上的有色眼镜?

有个老说法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放在个人发展上也适用。老家堂哥当年是县里第一个大学生,偏偏毕业时取消分配工作,气得直跺脚。谁知后来他抓住电商风口,把乡亲们的山货卖向全国,去年还拿了省里的创业奖。这让我想到:时机像条河,不会为谁停留,但会游泳的人总能在浪潮里找到方向。

最后说点实在的。与其纠结“有没有赶上好时候”,不如学学竹子——春雨来了就猛长个头,旱季到了就埋头扎根。见过太多例子证明:当一个人停止抱怨时代,开始研究时代的时候,转机往往就藏在下一个路口。毕竟老话早就说过:“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思维。”这个道理,放哪朝哪代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