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iàn shí hán líng
成语解释:片石:石碑;韩陵:韩陵山,在河南安阳东,北魏温子升撰写寺碑文。比喻少见的好文章
成语出处:柳亚子《题南明昭宗三王圹志铭拓本后》:“更怜点画浑难据,片石韩陵字赤讹。”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片石韓陵
英文翻译:Schist Hanling
片:[piàn]1.平而薄的物体:卡片。名片。2.切削成薄的形状:片肉片。3.少,零星:片段(整体当中的一段)。片刻。片面。片甲不存。4.指较大地区内划分的较小地区:分片儿开会。5.〔片假名〕日本文所用的楷书字母。6.量词,指面积、范围、景象、心意等或成片的东西:两片药。一片新气象。[piān]义同(一),用于“相片儿”、“电影片儿”等。
石:[shí]1.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花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见〖岩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药石。4.姓。[dàn]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
韩:1.周朝国名,在今河南中部和山西东南部。2.姓。
陵:1.丘陵:陵谷变迁(比喻世事发生极大的变迁)。2.陵墓:中山陵。十三陵。谒陵。3.欺侮;侵犯:陵压。4.姓。
“片石韩陵”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背后有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唐代文人张鷟看到韩愈墓前的一块石碑,感叹其文字精妙,称其为“韩陵片石”,后来演变成形容罕见精品的说法。比如我们可以说:“这篇论文虽然只有三千字,却像片石韩陵般字字珠玑,在学术圈引起轰动。”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用石头比喻珍贵事物?这其实暗含了“物以稀为贵”的智慧。就像玉石藏在普通石块里,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往往需要慧眼识别。现代人遇到特别优秀的短视频创作,也可以调侃:“你这三分钟的视频简直是片石韩陵,点击量破百万了吧?”
有个有意思的现象:这个成语现在多用在文化领域。比如某博物馆展出件宋代茶盏,解说员会说:“别看它尺寸小,在瓷器界可是片石韩麟的存在。”这种用法既保留古意,又让传统文化鲜活起来。个人认为,这种语言演变恰似成语本身的寓意——经典内容通过新载体焕发光彩。
或许你会好奇:当代生活中还能怎么用这个成语?试着观察身边那些“小而美”的事物。比如社区里默默教孩子书法的老先生,他的教学笔记可能正是“片石韩陵”;咖啡馆墙上的某幅素人油画,说不定哪天就成为艺术圈的焦点。重要的是保持发现价值的眼光,这或许比记住成语本身更有意义。
语言就像流动的河水,每个时代都在赋予旧词新生命。下次遇到让人眼前一亮的事物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它不只是文绉绉的形容词,更是对“珍贵不必庞大”的生活哲学的生动诠释——毕竟,真正的价值从来不取决于体积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