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án
  • shān
  • piàn
  • s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án shān piàn shí

成语解释:比喻少见的好文章

成语出处:清·张岱《岱志》:“余入泰山,见磨崖勒字,无一字堪入眼,故余反以无字碑为寒山一片石。”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寒山片石

英文翻译:Hanshan schist

寒山片石的意思

寒:1.冷(跟“暑”相对):寒冬。寒风。天寒地冻。受了一点寒。2.害怕;畏惧:心寒。胆寒。3.穷困:贫寒。4.姓。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片:[piàn]1.平而薄的物体:卡片。名片。2.切削成薄的形状:片肉片。3.少,零星:片段(整体当中的一段)。片刻。片面。片甲不存。4.指较大地区内划分的较小地区:分片儿开会。5.〔片假名〕日本文所用的楷书字母。6.量词,指面积、范围、景象、心意等或成片的东西:两片药。一片新气象。[piān]义同(一),用于“相片儿”、“电影片儿”等。

石:[shí]1.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花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见〖岩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药石。4.姓。[dàn]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

成语评论

说到"寒山片石"这个成语,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深山里的石头。但它的真正含义,其实和字面意思大有不同。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看似平凡的事物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就像冷清山野里的普通石头,细看却能发现独特纹理。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有位老木匠教徒弟时,指着工坊角落的边角料说:"别看这些碎木片没用,用它们练手凿榫头,比用整木料进步更快。"徒弟按师傅说的做了三个月,果然手艺突飞猛进。这就是典型的"寒山片石"式智慧——在不起眼处找到成长机会。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流传千年?

我发现关键在于它抓住了人类的认知规律。我们往往追求"大块完整"的资源,却忽视零碎事物的价值。就像现代人总想找整段时间学习,殊不知每天通勤的15分钟听播客,一年累积下来能听完30本书。这种"碎片化积累"的智慧,与古人说的"寒山片石"异曲同工。

再举个职场案例:刚入职的小王被安排整理会议记录,他觉得这是"打杂工作"。但坚持半年后,他不仅能快速提炼会议重点,还摸清了公司决策流程。当竞聘项目经理时,这些"边角料经验"反而成了他的独特优势。

如何培养发现"片石"的眼睛?

我的个人经验是建立"价值转化思维"。每次遇到看似无意义的事,先问自己三个问题:这事能锻炼什么技能?能积累什么资源?能发现什么规律?就像画家会在废纸上试笔触,厨师用萝卜头练刀工,把每个碎片当成训练素材,平凡时刻就会显现出非凡价值。

下次当你觉得手头的事情"太小太碎"时,不妨想想寒山里的那些石头。它们或许不能直接盖成高楼,但那些独特的纹路里,可能正藏着开启新天地的钥匙。生活的馈赠常常包裹在朴素的外表之下,需要的只是观察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