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āo sī kǔ lǜ
成语解释:着急忧虑,苦心思考。
成语出处:邹韬奋《经历》:“我这时的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绥远的被侵略,每日所焦思苦虑的只是这个问题。”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指苦想
繁体字形:焦思苦慮
英文翻译:Ponder over
焦:1.火候过大或火力过猛,使东西变硬变脆或烧成炭样:烤得又焦又脆。衣服烧焦了。2.由于缺少水分,变得干枯、干燥:焦渴。唇焦舌燥。3.着急:心焦。焦急。4.指焦炭:炼焦。5.焦耳的简称。
思:[sī]1.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2.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3.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4.姓。[sāi]〔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于思者如故矣”。
苦:1.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甜”相对):苦胆。这药苦极了。2.难受;痛苦:苦笑。艰苦。愁眉苦脸。苦日子过去了。苦尽甘来。3.使痛苦;使难受:一家五口都仗着他养活,可苦了他了。4.苦于:苦旱。苦夏。5.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干。苦思。勤学苦练。6.除去得太多;损耗太过:指甲剪得太苦了。这双鞋穿得太苦了,不能修理了。7.姓。
虑:1.思考:考虑。深谋远虑。千虑一得。2.担忧;发愁:忧虑。疑虑。顾虑。过虑。不足为虑。
“焦思苦虑”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形容一个人被难题困住的样子,但具体怎么用呢?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吧。比如你为了准备一场重要考试,连续几天熬夜刷题,反复琢磨错题本,连吃饭时都在想公式——这时候别人可能会说:“别焦思苦虑了,休息会儿再想更有效!”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焦思苦虑和普通思考有什么区别?关键在“焦”和“苦”这两个字。比如公司团队讨论新产品方案时,小王坚持要推翻现有设计重头再来,每天对着电脑屏幕抓头发叹气,这就是典型的焦思苦虑。而旁边的老张虽然也在思考,但会按时吃饭、出门散步找灵感,这就属于深度思考而非自我消耗。
有人觉得焦思苦虑是负面的,但换个角度看,它其实是突破瓶颈的前奏。记得我大学做毕业设计那会儿,为了调整机械模型参数,整整三天泡在实验室反复测算。当时觉得脑子快烧坏了,但最后数据达标的那一刻,那些抓狂的夜晚反而成了最珍贵的成长印记。
现实中如何避免过度焦思苦虑?试试“切换场景法”。就像写作者卡文时去浇花,程序员debug时起身做拉伸。去年我们部门赶项目时,经理特意在会议室放了拼图玩具,谁想不通就去拼上几块——结果项目提前两天完成,还多了三幅完整的星空拼图。
说到底,思考就像煮汤,火候太猛容易糊锅。那些让我们辗转反侧的问题,往往会在放松时突然找到突破口。下次当你发现自己对着同一份报表反复纠结,不妨先合上电脑,去楼下的便利店买根雪糕。冰凉的甜味顺着喉咙滑下时,说不定新思路就跟着冒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