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ān lù jiāng hǎi
成语解释:陆:晋代诗人陆机;潘:晋代诗人潘岳。比喻有文才的人
成语出处:唐·陈子良《辨正论序》:“郁郁闲缛锦之文,飘飘竦陵之气,班贾金玉,未可同年,潘陆江海,宁堪方驾。”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比喻有文才的人
繁体字形:潘陆江海
英文翻译:Pan Lujiang sea
潘:姓。
陆:[lù]陆地,高出水面的土地:大陆。陆路。[liù]数目“六”的大写。多用于票证、账目等。
江:1.大河:长江。珠江。黑龙江。2.(Jiāng)指长江:江汉。江淮。江南。江左。3.姓。
海: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海。火海。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海碗。海量。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海枣。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海啦!6.漫无目标地:海骂。她丢了支笔,海找。7.毫无节制地:海吃海喝。8.姓。
说到"潘陆江海"这个成语,估计很多人会先愣一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成语的正确写法是"潘江陆海",最早出自《南史》对两位文豪的赞誉。这里的"潘"指潘岳,"陆"指陆机,两人都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大家,后人用"潘江陆海"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如江河大海。
举个具体例子:王教授在学术研讨会上引经据典,从量子物理谈到唐诗平仄,同事们感叹他真是"潘江陆海"式的人物。这里既体现了知识广度,又暗含了对学识深度的赞叹。
可能有人会问:这个成语和"学富五车"有什么区别?前者更侧重知识如江海般流动交融的生动意象,后者则强调知识量的积累。就像现代人常说的"行走的百科全书"更偏重存储功能,而"潘江陆海"则像知识生态系统的活水循环。
在互联网时代,这个成语有了新的解读视角。我观察到很多跨领域创新者就像当代的潘江陆海——比如既能写代码又会画水墨画的产品经理,或是精通生物制药又玩转电子音乐的研究员。他们的知识不再像孤立的江河湖海,而是形成了相互连接的"水系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真正的学识渊博不在于记住多少知识点,而在于能否建立知识间的连接。就像江海交汇处会形成独特的生态系统,当不同领域的知识产生化学反应时,往往能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
下次遇到让人眼前一亮的跨界人才,不妨用"潘江陆海"来称赞。这比单纯说"你好厉害"更有文化韵味,还能引发对方对知识融通的思考。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整合能力可能比单纯的知识储备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