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ún
  • zhā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ú yún zhāo lù

成语解释:漂浮的云彩,清晨的露水。比喻时光易逝,人生短促。

成语出处:《周书 萧大圜传》:“人生若浮云朝露,宁俟长绳系景,实不愿之。执烛夜游,惊其迅迈。”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比喻时光易逝,人生短促

繁体字形:浮雲朝露

英文翻译:life is like an empty dream

浮云朝露的意思

浮:1.停留在液体表面上(跟“沉”相对):浮萍。油浮在水上。浮云。脸上浮着微笑。2.在水里游:他能一口气浮到对岸。3.在表面上的:浮土。浮雕。4.可移动的:浮财。5.暂时的:浮记。浮支。6.轻浮;浮躁:他人太浮,办事不踏实。7.空虚;不切实:浮名。浮夸。8.超过;多余:人浮于事。浮额。9.姓。

云:1.说:人云亦云。不知所云。2.表示强调:岁云暮矣。3.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4.指云南:云腿(云南宣威一带出产的火腿)。5.姓。

朝:[cháo]1.朝廷(跟“野”相对):上朝。在朝党(执政党)。2.朝代:唐朝。改朝换代。3.指一个君主的统治时期:康熙朝。4.朝见;朝拜:朝觐。朝顶。5.面对着;向:脸朝里。坐东朝西。6.表示动作的方向:朝南开门。朝学校走去。7.姓。[zhāo]1.早晨:朝阳。一朝一夕。朝令夕改。2.日;天:今朝。一朝有事也好有个照应。

露:[lù]1.俗称露水。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2.没有遮蔽或在屋外:露天。露宿。3.用花叶或果子蒸馏成的饮料:荷叶露。果子露。4.中成药剂型之一。将药剂与水,用蒸馏法制得的澄明液体药品。一般供内服:金银花露。5.显现出来:揭露。脸上露出了笑容。[lòu]义同“露(lù)”。用于口语。

成语评论

提到“浮云朝露”这个成语,许多人可能会联想到天空中飘动的云和清晨叶片上的露珠。但它的深意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不妨先看一个例子:张爱玲在小说《半生缘》中写道:“人生如浮云朝露,聚散皆是缘分。”这里的“浮云朝露”并非单纯描写自然景象,而是暗喻世事变化无常,美好易逝。

为什么用自然现象比喻人生?古人观察到浮云随风飘散、朝露太阳一出便蒸发,这种转瞬即逝的特性恰好能映射生命的短暂与不可控。比如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哀吾生之须臾”,用的正是类似的意象。通过自然界的脆弱美,成语传递出对现实的清醒认知——与其执着于拥有,不如学会坦然接受变化。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不同语境下能产生不同解读。有人用它表达消极的宿命论:“反正努力也会像朝露一样消失,何必拼命?”但更多人从中获得积极启发:正因为事物易逝,才更要珍惜当下的每一刻。就像王羲之在兰亭集会上与友人饮酒赋诗,明知欢乐短暂,反而让那一刻的相聚更显珍贵。

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运用它?想象一个创业失败的年轻人对朋友说:“这次挫折就像浮云朝露,大不了从头再来。”此时成语不再是悲叹,而是化解焦虑的智慧工具。我曾在项目失败时用这句话提醒自己:失去的机会如同晨间露水,蒸发后土壤依然湿润,为下一次生长积蓄养分。

值得注意的是,“浮云朝露”的哲学内核与西方“Carpe Diem”(及时行乐)有微妙差异。前者强调顺应规律,后者主张主动把握。在我看来,两者结合或许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态度:既承认命运的无常,也不放弃创造可能——就像明知花期短暂,仍要精心培育一株玫瑰。

最后分享一个真实故事:敦煌壁画修复师常提到,千年颜料终会剥落,但修复过程本身已赋予作品新生。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持,或许正是对“浮云朝露”最生动的回应——在有限中创造无限,让短暂成为永恒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