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ào
  • hào
  • shāng
  • shā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ào hào shāng shāng

成语解释:犹浩浩荡荡。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成语出处: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水等

繁体字形:浩浩湯湯

英文翻译:shang

浩浩汤汤的意思

浩:1.盛大;巨大:浩大。浩繁。2.多:浩博。浩如烟海。

浩:1.盛大;巨大:浩大。浩繁。2.多:浩博。浩如烟海。

汤:[tāng]1.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也指烹调后以汁液为主的副食:米汤。姜汤。煲汤。2.开水;热水:赴汤蹈火。3.中药方剂。用水煎服:茵陈汤。4.也叫成汤、唐、大乙。商朝第一个君主。夏桀残酷暴虐,人民反对,诸侯叛离。汤起兵灭夏,约于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都亳(今河南商丘)。[shāng]〔汤汤〕水流大而急。

汤:[tāng]1.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也指烹调后以汁液为主的副食:米汤。姜汤。煲汤。2.开水;热水:赴汤蹈火。3.中药方剂。用水煎服:茵陈汤。4.也叫成汤、唐、大乙。商朝第一个君主。夏桀残酷暴虐,人民反对,诸侯叛离。汤起兵灭夏,约于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都亳(今河南商丘)。[shāng]〔汤汤〕水流大而急。

成语评论

浩浩汤汤,这个成语听起来像不像大河奔流的声音?它常被用来形容水势浩大或队伍声势壮阔。比如:“长江浩浩汤汤向东流去,仿佛承载着千年的故事。”但浩浩汤汤只能用来形容自然景象吗?

来看个历史场景:郑和船队浩浩汤汤驶向西洋,两百多艘船只连成海上长城。这里既描绘了船队规模,又暗含开拓进取的精神。你会发现,这个成语自带“动态画面感”,能瞬间激活读者想象。

现代生活中,春运期间高铁站里人流浩浩汤汤的场面,不正是这个成语的最佳写照?人群如潮水般有序涌动,既显规模又不失秩序。这种古今通用的特性,让它成为中文里的常青词汇。

有人问:用浩浩汤汤会不会显得夸张?其实关键在于把握“势”与“实”的平衡。比如描写马拉松比赛:“参赛者浩浩汤汤穿过长安街”,既突出数量又保留真实感。我个人更倾向在宏大叙事中使用它,就像给文字装上广角镜头。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新时代焕发新意。当我们在直播中看到“弹幕浩浩汤汤划过屏幕”,既继承原意又赋予科技感。语言的生命力正体现在这种适应性上,就像河水总会找到新的河道。

下次遇到需要表现规模的场景时,不妨想想这个自带音效的成语。它不只是词典里的四个字,更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形象化表达工具。就像拿着祖传的广角镜,透过它能看到更壮阔的风景。

浩浩汤汤的造句

  1. 造句 长江水滔滔不绝,气势浩浩汤汤。它真不愧是我国最长、最壮丽的河流!
  2. 造句 长江水滔滔不绝,气势浩浩汤汤。它真不愧是我国最长、最绚丽的河道!
  3. 造句 江水滔滔不绝,气势浩浩汤汤。它真不愧是我国最长、最绚丽的河道!
  4. 造句 好家伙带着几十人,掖着火把,浩浩汤汤的把一座天梁山照的通亮。
  5. 造句 今日的殴逸尘带着康奇奇,胡明明还上官萌萌三人浩浩汤汤的朝着帝国西城区杀了过去,毕竟殴逸尘可是司礼大臣。
  6. 造句 每年期末考试结束后,就可以看见浩浩汤汤的搬家队伍,从这栋搬到那栋,呈环形断断续续地移动着。
  7. 造句 就这样两批浩浩汤汤的车队,相距着五百米,然后一起进发了。
  8. 造句 历史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试看未来之世界,定会是先生理想之天下!我辈定当在中山先生的旗帜下,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虽万死而无悔!
  9. 造句 那可是赤壁江,云州九大江水之一,浩浩汤汤,奔流三千里。
  10. 造句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