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é bù chū tú

成语解释:河:指黄河。黄河当中没有出现河图。古代相传每当圣明之世时,黄河便出现河图。因此黄河不出河图时则不是圣明之世。指时当乱世。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河不出圖

英文翻译:in turbulent days

河不出图的意思

河:1.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江河。河流。内河。运河。护城河。一条河。2.指银河系:河外星系。3.(Hé)特指黄河:河西。河套。4.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图:1.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图画:地图。蓝图。绘图。插图。制图。看图识字。2.谋划;谋求:图谋。力图。3.贪图:唯利是图。不能只图省事,不顾质量。4.意图;计划:良图。宏图。5.绘;画:绘影图形。6.姓。

成语评论

河不出图”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的来历其实很有意思。传说古代黄河出现神秘的图案,称为“河图”,被认为是祥瑞的象征。后来人们用“河不出图”比喻天下无道、圣人未现,或者指代某种重要事物的缺失。比如可以说:“这个行业多年没有突破性成果,真像是河不出图,让人忍不住期待下一个革新者的出现。”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河不出图’现在很少被使用?”这和成语背后的文化语境有关。古代人相信天象与人事紧密相连,而现代社会更强调科学规律和人为努力。比如某公司连续五年没有创新产品,员工感叹“河不出图”,其实是在用典故委婉批评停滞状态,同时暗含“等待转机”的期待。

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其实藏着积极的力量。我曾在团队项目陷入瓶颈时,听前辈用“河不出图”形容现状,但紧接着他说:“河图不出现,我们就自己画地图。”这句话巧妙转化了成语的消极含义,把被动等待变为主动创造。这种古今意涵的碰撞,恰恰体现了汉语的灵动性。

或许我们会疑惑:“现代人还需要这样的典故吗?”语言就像河流,既有传承也需要流动。在科技论坛看到有人用“数字时代的河不出图”形容AI伦理讨论的缺失,既保留了文化记忆,又赋予新意。就像古人观河盼图,我们也在寻找属于这个时代的“祥瑞”,只不过它可能藏在数据流中,或是某个实验室的灯光下。

观察成语的生命力,会发现它们像种子,在不同时代的土壤里长出新的枝叶。与其说“河不出图”是哀叹,不如看作提醒:当旧模式失效时,恰恰是需要打破常规、重新定义的时刻。毕竟,传说中的河图从未消失,它只是换了个形式,等待被发现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