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óu
  • guàn
  • mi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ù hóu guàn miǎn

成语解释:猴子穿衣戴帽装扮成人样。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本领。用来讽刺投靠权势窃据权位的人

成语出处: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岂不闻财上分明大丈夫,不由咱生嗔怒,我骂你个沐猴冠冕,牛马襟裾。”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面兽心的人

繁体字形:沐猴冠冕

英文翻译:Monkey crown

沐猴冠冕的意思

沐:1.洗头发,也泛指洗涤:沐浴。栉风沐雨。2.借指蒙受:沐恩。3.姓。

猴:1.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外形略像人,身上有毛,多为灰色或褐色,有尾巴,行动灵活,好群居,口腔有储存食物的颊囊,吃果实、野菜、鸟卵和昆虫等。通称猴子。2.乖巧;机灵(多指孩子):这孩子多猴啊!3.像猴似的蹲着:他猴在台阶上嗑瓜子儿。4.姓。

冠:[guān]1.帽子:皇冠。桂冠。衣冠整齐。怒发冲冠。2.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鸡冠。树冠。[guàn]1.把帽子戴在头上(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成年):未冠(不到二十岁)。2.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或文字:县名前冠上省名。3.居第一位:冠军。名冠全球。4.指冠军:夺冠。三连冠(连续三次获得冠军)。5.姓。

冕:1.古代帝王、诸侯所戴的礼帽。宋朝以后,专指皇帝的礼帽。2.喻指体育、文艺等竞赛中第一名的荣誉地位:卫冕。

成语评论

说到“沐猴冠冕”,大家可能觉得这个词有点生僻。其实它就像一幅画——猴子戴着华丽的帽子,看着挺威风,可仔细一瞧,它还是那只抓耳挠腮的猴子。这个成语专门用来形容那些表面光鲜亮丽,实则没有真材实料的人或事。

举个现实中的例子:公司新来的部门总监每天穿着定制西装,开口闭口都是“赋能”“迭代”这些时髦词,但每次开会讨论具体方案时,他的发言就像气球撞上针尖——瞬间瘪了。这不正是“沐猴冠冕”的典型写照吗?

有人会问:“为什么偏偏用猴子来比喻?”其实这背后藏着老祖宗的智慧。猴子穿上人的衣服虽然像模像样,但终究改不了猴性,就像有些人把精力都花在包装外表上,却忽略了内在能力的修炼。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在职场、社交圈甚至家庭教育中都不少见。

有个朋友曾跟我吐槽,他们小区有位家长整天在家长群里晒孩子的“精英教育”——马术课照片、全英文演讲视频,结果期末考试时孩子连基础公式都记不住。这让我想起《围城》里方鸿渐买假文凭的情节,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换个角度看:现代社会讲究“视觉先行”本无可厚非,毕竟好的形象管理确实是加分项。但就像再精美的手机壳也改善不了手机性能,真正的核心竞争力终究要看“里子”。我见过不少踏实的创业者,穿着朴素但谈吐有料,这种由内而外散发的底气,可比虚张声势的“沐猴冠冕”动人得多。

下次看到那些过分注重表面功夫的现象,不妨多留个心眼。毕竟戴着皇冠的猴子再会摆造型,也变不成真正的狮子王。与其在装点门面上绞尽脑汁,不如把时间投资在自我提升的“硬功夫”上,这才是破解“沐猴冠冕”魔咒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