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ér
  • hò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ì ér hòu yǐ

成语解释:毙:倒下,死亡。指努力工作或为某一目的奋斗终生,至死才罢休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斃而后已

英文翻译:do one 's best till one 's heart ceases to beat

毙而后已的意思

毙:1.死(用于人时多含贬义):毙命。击毙。牲畜倒毙。2.枪毙:昨天毙了一个抢劫杀人犯。3.仆倒:多行不义必自毙。

而: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后: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已:1.停止:争论不已。2.副词。已经:早已知道。3.文言副词。太:不为已甚。吾得仲父已难矣。4.后来;不多时:其母…见长蛇数丈入榻下,已忽不见。5.古又同“”。

成语评论

哎,大伙儿有没有遇到过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情况?比如你打游戏卡在最后一关,队友都下线了,你非得通宵通关才算完。这种劲儿啊,用成语来说就是「毙而后已」——说白了,就是「死了才算完」,听着挺狠,但背后那股子执着劲儿确实让人佩服。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吧!老王开早餐店,凌晨三点起来熬豆浆,街坊都说「你这年纪该退休享福了」,他脖子一梗:「我这人就是毙而后已的脾气,哪天炉子凉了,我才收摊!」你品,你细品,这词儿用在这儿是不是特传神?

等等,这成语是不是只能用在拼命的事儿上?

可别误会!我邻居小美备考公务员,每天雷打不动学满8小时,她笑嘻嘻地说:「我这叫毙而后已式复习法,考上了就解脱啦!」你看,连备考都能用,关键得抓住「坚持到结果出现」的核心意思。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年轻人更讲究「灵活调整」。就像我表弟创业,原先打算「毙而后已」地烧钱,后来发现市场风向变了,立马转型做短视频。用他的话说:「毙而后已不是死磕,而是对目标的忠诚,方法可以变通嘛!」这话在理,老成语也得跟上新时代的节奏不是?

最后唠叨句掏心窝的话:毙而后已这词儿啊,听着悲壮,用好了是励志,用不好容易钻牛角尖。咱普通人过日子,既要学老王那份坚持,也得像我表弟那样懂得拐弯。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