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án
  • rěn
  • ré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án rěn bù rén

成语解释:残忍:凶暴;仁:仁爱。凶恶暴虐不讲仁义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卓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胁众。”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繁体字形:殘忍不仁

英文翻译:Cruel and inhumane

残忍不仁的意思

残:1.不完整:残本。2.快完的;剩下的:残冬。残羹剩饭。3.伤害;使不完整:摧残。4.凶恶:残暴。

忍:1.忍耐;忍受:忍痛。2.狠心;硬着心肠:忍心。残忍。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仁:1.仁爱:仁心。仁政。仁至义尽。2.敬辞,用于对对方的尊称:仁兄。仁弟。仁伯。3.姓。4.果核或果壳最里头较柔软的部分,大多可以吃:杏仁儿。核桃仁儿。花生仁儿。虾仁儿。

成语评论

哎呦,这“残忍不仁”的成语啊,说白了就是形容人做事狠心到极点,连基本的人情味都没了。比如《史记》里说商纣王“炮烙之刑,剖心比干”,这操作简直让人后背发凉——你说他咋能对自己臣子下这种毒手呢?说白了,这就是典型的“暴虐无道”,连人性底线都踩得稀碎。

咱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比如有人看到流浪猫受伤,不但不救,还故意拿石头砸它,这种行为是不是“禽兽不如”?这时候就能用上“狼心狗肺”这词儿。您琢磨琢磨,为啥成语总用动物打比方?哎,还不是因为有些人的行为连动物的本能善意都比不上啊!

话说回来,现在社会里“残忍不仁”的现象还少吗?前阵子新闻里那个虐待老人的保姆,给老人喂馊饭还拳打脚踢,这不当场就能用“蛇蝎心肠”来形容?不过咱也得往好处想,正是因为这种反面案例存在,才更显得善良的可贵不是?

您可能想问:这些成语到底教会我们啥?依我看啊,它们就像面照妖镜,照出人性里最阴暗的角落。但反过来说,也提醒咱们要守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底线。就像老话说的“天理昭昭”,做事太绝迟早要栽跟头。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虽然成语里这些案例看着吓人,但咱老祖宗编这些词的本意,可不是让咱们学着变坏。恰恰相反,它们就像警钟,哐当一声把咱们从冷漠中敲醒——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