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ān xǐ ruò kuáng
成语解释:欢喜得好像发疯一样。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郭沫若《怎样使双十节更值得纪念》:“武汉三镇的人真是欢喜若狂,一直热闹了一个通夜。”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歡喜若狂
英文翻译:exult
欢:1.快乐;高兴:欢喜。欢乐。欢迎。欢送。欢呼。2.指所喜爱的人(多指情人):新欢。3.起劲;活跃:火着得很欢。雨越下越欢。文娱活动搞得挺欢。
喜:1.快乐;高兴:狂喜。喜出望外。笑在脸上,喜在心里。2.可庆贺的;可庆贺的事:喜事。贺喜。报喜。3.称怀孕为“有喜”。4.爱好:好大喜功。喜新厌旧。5.某种生物适宜于什么环境;某种东西适宜于配合什么东西:喜光植物。海带喜荤,最好跟肉一起炖。6.姓。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狂:1.精神失常;疯狂:发狂。丧心病狂。2.猛烈;声势大:狂风。狂奔。3.纵情地、无拘束地(多指欢乐):狂喜。狂欢。4.狂妄:狂言。你这话可说得有点儿狂。
"欢喜若狂"这个成语到底用在什么场景最合适呢?让我们先看个真实案例。同事小王上周收到海外名校录取通知书时,抱着快递在原地转了三圈,逢人就展示通知书复印件,这种喜形于色的状态就完美诠释了成语本意——那种快乐到几乎失去常态的极致喜悦。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欢喜若狂"而不用简单的"高兴"?关键在于这个成语特别强调喜悦的强烈程度。就像老张师傅退休前夜,徒弟们悄悄为他筹备的惊喜欢送会,当他推开门看到满墙的工作照和蛋糕时,五十多岁的汉子突然蹲在地上抹眼泪,这种百感交集的狂喜,用普通词汇根本表达不出那种情感的浓度。
现代人追求即时反馈的时代,纯粹的狂喜似乎越来越稀缺。我观察到很多人在获得期待已久的事物时,第一反应反而是拍照发朋友圈。但上个月表妹收到求婚钻戒那刻,她完全忘记手机的存在,只顾着抱着未婚夫又哭又笑转圈圈,这种未经修饰的本能反应,不正是"欢喜若狂"最生动的演绎吗?
如何在日常交流中准确使用这个成语?关键要抓住"超出平常"这个核心。就像新手妈妈第一次听到宝宝喊"妈妈",那种混合着成就感和爱意的强烈喜悦;或是创业团队熬了三年终于拿到融资,成员们相拥而泣的集体狂欢,这些场景都完美匹配成语的意境。下次遇到让人心跳加速的喜事时,不妨试试用这个四字成语,会比简单说"开心"更有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