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ù
  • yóu
  • rén
  • k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ù yóu rú cǐ,rén hé yǐ kān

成语解释:堪:胜任。树木尚且凋落,人怎能不衰老

成语出处:北周·庾信《枯树赋》:“昔年移柳,依依江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分句;用于慨叹

繁体字形: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英文翻译:Trees are still like this, how can people be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意思

树:1.木本植物的通称:柳树。一棵树。2.种植;栽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3.树立;建立:建树。独树一帜。树雄心,立壮志。4.姓。

犹:1.如同:虽死犹生。过犹不及。2.还;尚且:记忆犹新。困兽犹斗。3.姓。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此:1.这;这个(跟“彼”相对):此人。此时。由此及彼。此呼彼应。2.表示此时或此地:就此告别。谈话就此结束。从此病有起色。由此往西。3.这样:长此以往。当时听劝,何至于此。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何:[hé]1.疑问代词(a.什么,如“何人?”b.为什么,如“何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何不?”“何如?”d.哪里,如“何往?”e.发表反问,如“何乐而不为?”)。2.副词,多么:何其壮哉!3.姓。[hè]古同“”,担。[hē]古同“”,谴责。

以: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堪:1.可;能:堪当重任。堪称楷模。2.能忍受;能承受:难堪。不堪凌辱。3.姓。

成语评论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个成语,听起来文绉绉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吧:邻居张叔退休后回到老家,看到小时候种在院子里的槐树已经高过房顶,树皮上全是裂痕,突然叹了口气说:“这棵树都老成这样了,我怎么能不服老呢?”——这就是典型的“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用树的变化,反衬出人的无奈。

有人可能会问:为啥非要拿树和人作比较?其实这和咱们的生活经验有关。想象一下,你每天上下班路过的小区绿化带,去年刚移栽的樱花树今年已经开得轰轰烈烈,而天天加班的你却新增了两根白头发。这种对比带来的冲击,比直接说“时间过得真快”要生动百倍。

这个成语只能用来感叹衰老吗?完全不是!同事小李最近在朋友圈发图:十年前光秃秃的创业园区,如今梧桐树冠都连成了绿色隧道。他配文写道:“当年种树的小公司,现在都成了行业巨头,我们团队再不加把劲,真要应了‘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看,连职场竞争都能用它来打气。

有个有趣的现象:现在年轻人反而更爱用这个成语。95后设计师小王在项目复盘会上就说:“甲方要求改稿三十多次,连我电脑桌面那棵电子盆栽都从幼苗长成大树了,咱们的方案还没定下来。”这种带着自嘲的用法,既化解了尴尬,又精准传达了焦灼感。

我个人觉得,这个古老成语能活到今天,正因为它戳中了人类共同的情感软肋。上周带母亲去医院,候诊时她指着窗外说:“住院部那排银杏,我生你那年才拇指粗。”这句话里藏着的,何止是树木的年轮,更是一代代人相似的生命轨迹。下次当你看到行道树又粗了一圈,或许该给老家打个电话——树在长高,父母在变老,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别让这份感慨变成遗憾。

楼下的快递站最近换了新招牌,原先墙缝里钻出来的爬山虎被清理得干干净净。老板叼着烟笑道:“这些藤蔓长得比我的快递单还快,再不收拾真要应了那句老话……”他没说完,但我们都懂。城市在变,树木在变,人在时代的浪潮里,既要追赶变化,也要学会与那些注定流逝的时光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