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ù kǒu wú yán
成语解释:闭住嘴巴,不出一言。
成语出处:《晋书·吉挹传》:“挹辞气慷慨,志在不辱,杖刃推戈,期之以陨,将吏持守,用不即毙,遂乃杜口无言,绝粒而死。”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无言以对
繁体字形:杜口無言
英文翻译:be rendered speechless
杜:1.杜梨树,落叶乔木。果实叫杜梨,也叫棠梨。苗木常作梨树的砧木。2.堵塞:以杜流弊。防微杜渐。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哟,各位老铁,今天咱们来唠唠这个成语——杜口无言。说白了,就是被人怼到哑口无言、连嘴巴都张不开的状态,像被按了静音键似的。你比如说啊,《后汉书》里就提过这词儿,形容人理亏到连反驳的勇气都没了。这画面感,隔着两千多年都让人觉得膝盖中箭!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吧:张三在部门会议上夸下海口说“这项目绝对零风险”,结果隔天客户就甩出十页投诉文档。这时候啊,领导问他“你咋解释”,张三直接杜口无言,手指头都快把会议桌抠出火星子了。你看,这成语用在这儿是不是特传神?
这时候可能有小伙伴要问了:“那和‘哑口无言’有啥区别嘞?”嘿,问得好!杜口无言更强调主观上不敢开口,像是喉咙被恐惧捏住了;而“哑口无言”更多是客观原因导致不能说话。好比说你妈问你“手机到底摔没摔过”,你摸着兜里碎成蜘蛛网的屏幕,那叫杜口无言;但要是吃重庆火锅辣到说不出话,那就是纯纯的哑口无言了。
再往深了想,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杜口无言的情况反而变少了。大伙儿都急着输出观点,就像直播间的弹幕刷屏似的。但依我看啊,偶尔被事实怼到说不出话,反而是个自我修正的好机会。就像上周我信誓旦旦跟媳妇说“这届世界杯阿根廷没戏”,结果人家梅西捧杯那天,我对着电视杜口无言的样子,愣是被做成了表情包在家族群传了三个月。
说到底,这个成语就像面照妖镜。它提醒咱们:在理直气壮的时候别嘚瑟过头,在被事实打脸时也别硬撑着狡辩。毕竟啊,真正的沟通高手,既要有滔滔不绝的表达力,也得有被真相噎住时坦然认怂的幽默感。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