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ǒu wú zé yán
成语解释:谓出口皆合道理,无需选择。
成语出处:汉·马援《诫兄子严敦书》:“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口無擇言
英文翻译:lousy choise of words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择:[zé]1.挑选:选择。择善而从。饥不择食。两者任择其一。2.姓。[zhái]1.义同“择”(zé):择菜(把蔬菜中不宜吃的部分剔除,留下可以吃的部分)。2.分解并理清(混乱的线、绳等):费了半天劲,才把那团乱毛线择开。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口无择言”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和更常用的“口不择言”意思相近,都用来形容说话不加思考、脱口而出的状态。比如同事老张开会时突然说:“小李的方案根本就是浪费时间”,这句话既没考虑小李的感受,也没分析方案的可行性,这就是典型的“口无择言”。
为什么会有人“口无择言”? 有人觉得这是性格直率的表现,但更多时候是情绪失控或缺乏同理心导致的。比如父母对孩子吼出“你永远比不上别人家孩子”,这句话可能只是一时气话,却可能给孩子留下长期的心理阴影。这时候的“口无择言”就像一把没装刀鞘的匕首,容易误伤他人。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我有个小诀窍:说话前先做三次深呼吸。上周买菜时,摊主多收了我五块钱,我本来要脱口而出“你这是故意坑人吧”,但停顿三秒后改成了“麻烦您再核对下价格好吗?”结果发现确实是电子秤接触不良导致的误会。这个缓冲动作能帮大脑切换到理性模式。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很容易陷入“语速比脑速快”的陷阱。我观察到,越是压力大的场合,越容易发生口无择言的情况。就像上周部门会议上,经理当着所有人批评小王:“这种低级错误只有实习生才会犯!”后来才知道小王那周家里遭遇了突发状况。如果换成“这个数据问题我们一起看看怎么解决”是不是更好?
语言就像镜子,既能照见说话者的修养,也能映射听者的心情。下次准备说重话时,不妨想象自己面前坐着最在乎的人——你会用同样的语气表达吗?培养这种换位思考的习惯,能让我们的语言多些温度,少些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