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ūn fēng xià yǔ
成语解释: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有益的东西
繁体字形:萅風夏雨
英文翻译:timely advice
春:1.春季:春景。温暖如春。2.指一年的时间:一卧东山三十春。3.指男女情欲:怀春。春心。4.比喻生机:妙手回春。5.姓。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夏:1.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体是农历四月至六月。2.指中国:华夏。3.朝代名。1.(约前2070—约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相传为夏后氏部落联盟首领禹所建立。曾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阳翟(今河南禹县)等地。传到桀,为商汤所灭。2.十六国之一(407—431)。匈奴族赫连勃勃建立。建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东北)。为吐谷浑所灭。3.(1032—1227)。北宋时党项族李元昊(hào)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建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为蒙古所灭。
雨:[yǔ]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凝成云,云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浮悬在空中时,就下降成雨。[yù]古指下(雨、雪等):雨雪(下雪)。雨粟。
哎哟,春风夏雨这成语听着就舒服!你别说,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我还以为是夸天气好,后来查了才知道大有学问。那它到底啥意思呢?咱先举个栗子:王老师批改作业时,总像春风夏雨般耐心指点,学生们都说他的红笔批注比参考答案还明白。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和字面意思有啥关系?嘿,关键就在这温柔劲儿上!春风是轻柔拂面,夏雨是及时滋润,合起来就是形容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帮助。比方说社区志愿者顶着大太阳帮老人买菜送药,这不正是夏雨般的及时雨?
不过有人要杠了:现在都空调WiFi时代,这老掉牙的成语还能用吗?您别说,上周我在地铁站看见个姑娘蹲着帮外地游客查路线,手机屏幕都快贴人脸上了。这场景,可不就是活生生的春风夏雨?
依我看呐,这成语妙就妙在能穿越时空。古代书生用它夸恩师,现代人照样能用来点赞外卖小哥——特别是暴雨天还准时送餐的那位,汤汁都没洒出来半滴,这服务态度简直比春风还熨帖!
话说回来,用成语最怕死记硬背。好比上周我表弟写作文,硬把春风夏雨套在游乐场描写里,结果老师批注:"过山车像春风夏雨?这位同学你确定没坐错项目?" 瞧,得用在合适场景才有那味儿!
要我说,这成语就像块活化石,表面看着文绉绉,骨子里透着人间烟火气。下次见着超市阿姨主动帮你挑新鲜蔬菜,或者邻居顺手帮你收快递,直接甩出这句绝对比说"谢谢"更有文化范儿。信不信由你,反正我试过,阿姨笑得更灿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