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íng zhū àn jiàn
成语解释:按:用手抚着。一方奉送夜光珠,另一方却手持宝剑。比喻由于误会以敌意回报对方
成语出处:清·朱之瑜《德始堂记》:“今与贤之相知也新,而又语言不能通,不当有明珠按剑之举;万一他时复有晤期,更当掀髯抵掌,援古引今,目征其必然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明珠按劍
英文翻译:Pearl press sword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珠:1.珠子:珠宝。夜明珠。2.(珠儿)小的球形的东西:眼珠儿。泪珠儿。水珠儿。滚珠儿。3.姓。
按:1.用手或手指头压:按脉。按图钉。2.止住;搁下:按兵不动。按下不提。3.抑制:按捺。按不住满腔悲愤。4.介词。依照:按劳分配。5.(编者、作者等)加按语:编者按。
剑:1.古代兵器,长条形,一端尖,两边有刃,安有短柄。现在击剑运动用的剑,剑身是细长的钢条,无刃,顶端为一小圆球。2.(Jiàn)姓。
说到“明珠按剑”,很多人可能对这个成语感到陌生。它字面意思是“手捧明珠却握住剑柄”,但背后到底在表达什么?咱们先拆开看:明珠象征珍贵的事物,按剑代表警惕或敌意。这两者放在一起,可不只是字面意思那么简单。
举个现代职场案例:小王刚入职就提出创新方案,部门领导表面称赞却迟迟不推进。这时候的小王,就像“明珠按剑”——方案本身是明珠,但执行过程却暗藏阻力。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其实很常见:好的创意遭遇隐形的戒备,本质是价值与风险间的微妙博弈。
历史故事里的演绎更精彩:春秋时期,楚王得到和氏璧后,既想炫耀国宝,又担心诸侯抢夺。谋士劝他“示玉于庭,按剑待客”,完美诠释了这个成语。这提醒我们,面对珍贵事物时,既要有展示的底气,也要有守护的智慧——光有明珠不够,还得有护住明珠的本事。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怀璧其罪”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主动权的把握。前者是主动守护状态,后者是被动受害处境。好比现代创业者拿着专利技术,既要用它开拓市场(展示明珠),又要防范商业间谍(暗中按剑),这种双线思维才是生存之道。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对当代人最大的启示在于平衡之道。就像捧着古董过闹市,既不能藏在怀里埋没价值,也不能毫无防备招致祸患。工作中遇到好机会时,别光顾着高兴,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阻碍,往往比单纯努力更重要。
下次当你手握重要筹码时,不妨想想这个画面:左手托着发光的明珠,右手虚按腰间剑柄。不是要伤人,而是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珍贵的东西,值得用智慧去守护。这种既开放又谨慎的态度,或许就是古人想传递给我们的处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