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ōng
  • hu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ì zhōng bì huì

成语解释:彗:晒干。太阳到中午正好晒东西。比喻做事应该当机立断,不失时机。

成语出处:《六韬 守土》:“日中必彗,操刀必割。”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紧缩式;作谓语、补语;比喻做事要及时

繁体字形:日中必篲

英文翻译:Cometary in the sun

日中必彗的意思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中央。华中。居中。2.指中国: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队伍中。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中指。中锋。中年。中秋。中途。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农。中学。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适中。7.中人:作中。8.适于;合于:中用。中看。中听。9.成;行;好:中不中?。这办法中。饭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对上;恰好合上:中选。猜中了。三枪都打中了目标。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枪。

必:1.必定;必然:我明天三点钟必到。不战则已,战则必胜。2.必须;一定要:事必躬亲。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必有一定的条件。3.姓。

彗:扫帚。

成语评论

日中必彗”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源自古代天象观测,原意是太阳升到正午时,光芒最盛,但随后便会开始西斜。古人用这种现象比喻事物发展到顶峰后,往往会出现衰退或变化。比如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说‘日中必彗’和现代生活有关联?”其实仔细想想,这和我们常说的“物极必反”很像——比如公司业务扩张太快导致管理失控,或者个人过度消耗精力引发健康问题,都是现实中的例子。

举个具体场景:小张创业三年,公司突然拿到大笔融资,团队迅速扩张到200人。表面看这是“日中”时刻,但他很快发现,员工效率下降、部门沟通混乱,甚至核心产品迭代停滞。这时他想起“日中必彗”,果断暂停扩张,转而优化内部流程。这背后藏着什么问题?关键在于“盛极而衰”的临界点判断。就像烧开水,沸腾时若不调小火候,水就会溢出来。

有人可能会疑惑:“难道所有成功都要刻意压制吗?”我的个人观点是,成语不是要人逃避成功,而是提醒保持动态平衡。比如运动健将在打破纪录后,会安排恢复训练;热门景区在旅游旺季会限流。这种主动调控,反而能延长“黄金期”。再举个例子:网红奶茶店开业时排长队,如果盲目增加分店,可能因品控问题砸招牌;但若能稳扎稳打,反而能做成百年老店。

现代人常陷入“更高更快更强”的思维,但“日中必彗”像一面镜子,照出过度追逐的隐患。它不否定进步,而是强调“顺势而为”的智慧——就像冲浪者不会死守浪头最高点,而是在合适的时机转向下一个浪峰。下次当你觉得“一切顺利得不可思议”时,或许正是需要抬头看日晷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