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ù mín yú shuǐ huǒ
成语解释: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成语出处:《孟子·滕文公下》: “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灾难深重
繁体字形:捄民于水火
英文翻译:save people from the abyss of suffering
救:1.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救命。挽救。营救。搭救。抢救。一定要把他救出来。2.援助人、物使免于(灾难、危险):救亡。救荒。救灾。救急。
民: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3.民间的:民歌。民谣。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5.姓。
于:1.a)在:她生于1949年。来信已于日前收到。黄河发源于青海。b)向:问道于盲。告慰于知己。求救于人。c)给:嫁祸于人。献身于科学事业。d)对;对于:忠于祖国。有益于人民。形势于我们有利。e)自;从:青出于蓝。出于自愿。f)表示比较:大于。少于。高于。低于。g)表示被动:见笑于大方之家。2.后缀。a)动词后缀:合于。属于。在于。至于。b)形容词后缀:勇于负责。善于调度。易于了解。难于实行。“於”3.姓。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救民于水火"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行为。比如明朝官员海瑞在饥荒时期开仓放粮,用有限的资源保住了数万百姓的性命。这种行动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突破常规的智慧——当官僚体系层层审批时,果断决策往往比按部就班更重要。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救火式"救援吗?2021年郑州暴雨期间,民间救援队驾驶铲车冲进齐胸深的水流,用塑料箱转运被困群众。这证明危急时刻的即时响应机制依然不可或缺。但更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救援需要系统性支撑:专业装备、应急通信、医疗后援构成的完整链条,让传统个人英雄主义升级为有组织的集体力量。
个人认为,"救民"的内涵正在发生演变。云南山火中的00后消防员背着三十斤装备逆火而行,社交媒体上年轻人自发整理救灾信息,退休教师把积蓄捐给灾区——这些不同形式的援助都在诠释: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托起他人的力量。关键在于是否愿意在他人困境中多走一步,哪怕只是转发一则求助信息。
当我们在新闻里看到消防员满身泥浆瘫睡堤坝,或是志愿者在震区搭建临时厨房,这些画面提醒着我们:所谓"水火"不仅是天灾,更包括贫困、疾病等民生困境。真正的"救民"不在于宏大叙事,而在于持续关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角落。就像社区工作者为独居老人定期送药,这种细水长流的关怀同样是在化解生活的"水火"。
下一次遇到需要帮助的场合,或许可以这样思考:我的哪些资源或能力恰好能解决这个具体问题?可能是专业技能、人脉关系,甚至只是陪伴的时间。救助从来不是超能力者的专利,当善意与具体行动结合,每个人都能成为照亮他人的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