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ǎo
  • shuǐ
  • huǒ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ú dǎo shuǐ huǒ

成语解释:比喻处境艰难。

成语出处:《元史·张德辉传》:“若宰民者,头会箕敛以毒天下,使祖宗之民如蹈水火,为害尤甚。”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处境危险

繁体字形:如蹈水火

英文翻译:Like water and fire

如蹈水火的意思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蹈:1.践踏;踩:赴汤蹈火。重蹈覆辙。循规蹈矩。2.跳动:舞蹈。手舞足蹈。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成语评论

如蹈水火”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其实能帮我们生动地描述“陷入极端危险或困境”的状态。举个例子:公司资金链断裂后,张经理每天开会时都面色凝重,仿佛如蹈水火,连说话声音都沙哑了三分。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和“水深火热”有什么区别呢?其实二者都形容艰难处境,但“如蹈水火”更强调主观感受——就像赤脚踩在滚烫的炭火里,或是深陷湍急的漩涡中,那种切肤之痛和无力挣脱的焦灼感,是其他类似成语难以替代的。比如疫情期间,医护人员连续三十小时穿着防护服工作,汗水浸透衣背的状态,就特别适合用“如蹈水火”来形容。

在当代生活中,这个成语的应用场景比我们想象的更广泛。最近看新闻时注意到,某地果农面对滞销的柑橘山,镜头里他摸着开始腐烂的果子,那个佝偻的背影让我突然想到——这不正是如蹈水火的真实写照吗?现代社会的压力源虽然变化了,但人类面对重大危机时的本能反应,依然能在四个字的成语中找到精准投射。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年轻人中正衍生出新用法。朋友的公司最近推行“996工作制”,她在朋友圈写道:“周一的早高峰地铁里,打工人如蹈水火般挤向写字楼。”这种带点黑色幽默的用法,反而让传统成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我看来,语言本就该这样与时俱进,只要核心意境不变,适度的创新表达未尝不可。

最后想说的是,每个传承千年的成语都是枚时光胶囊。当我们说“如蹈水火”时,不仅是在描述困境,更是在传递人类共通的生存体验。下次遇到棘手难题时,不妨用这个成语来具象化压力,或许说着说着,解决问题的勇气就自然生长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