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ù tai fù hái
成语解释:见“故态复萌”。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砥石赋》:“故态复还,宝心再起。既赋形而终用,一蒙垢焉何耻?”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指坏的东西
繁体字形:故態復還
英文翻译:return to one 's old habits
故:1.事情;事故:细故。变故。2.缘故;原因:无故缺勤。不知何故。3.故意;有意:故作镇静。明知故犯。4.所以;因此:因大雨,故未如期起程。5.姓。6.原来的;从前的;旧的:故址。故乡。依然故我。7.朋友;友情:亲故。沾亲带故。8.(人)死亡:病故。染病身故。父母早故。
态:1.人的姿容、体态:姿态。2.事物的情状、样子:变态。状态。事态。3.一种语法范畴。多指句子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跟主语所表示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如主动、被动等。
复:1.重复:复写。复制。2.繁复:复姓。复叶。复音词。3.转过去或转回来:反复。往复。翻来复去。4.回答;答复:复信。敬复。电复。5.姓。6.恢复:光复。收复。复原。复婚。7.报复:复仇。8.再;又:复发。复苏。死灰复燃。无以复加。一去不复返。
还:[hái]1.表示现象继续存在或动作继续进行;仍旧:十年没见了,她还那么年轻。半夜了,他还在工作。2.表示在某种程度之上有所增加或在某个范围之外有所补充:今天比昨天还冷。改完作业,还要备课。3.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上勉强过得去(一般是往好的方面说):屋子不大,收拾得倒还干净。4.用在上半句话里,表示陪衬,下半句进而推论,多用反问的语气;尚且:你还搬不动,何况我呢?5.表示没想到如此,而居然如此(多含赞叹语气):他还真有办法。6.表示早已如此:还在几年以前,我们就研究过这个方案。[huán]1.返回原来的地方或恢复原来的状态:还家。还乡。还俗。退耕还林。2.归还:偿还。还书。3.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还嘴。还手。还击。还价。还礼。以牙还牙,以眼还眼。4.姓。
今天在茶水间听到同事小李叹气:"上周刚说要戒奶茶,结果今天又忍不住点了超大杯。"旁边老张笑着接话:"你这叫'故态复还'啊!"这个成语就像面镜子,照见我们每个人似曾相识的生活场景。
王经理年初在部门会上信誓旦旦要改革工作流程,可三个月后的周报显示,80%的审批环节仍然走纸质流程。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就像学骑自行车时总想用辅助轮,旧有模式带来的安全感如同温水,让人不知不觉又泡回熟悉的节奏里。
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刘阿姨发现,宣传月期间分类准确率达到90%,但活动结束两周后就跌回60%。这让我想起家里那盆绿萝——挪到窗边晒两天太阳就精神抖擞,稍不注意放回阴暗处,很快又蔫头耷脑。环境对人的塑造力,有时比我们想象中更顽固。
有个有趣现象:健身房里办年卡的人,往往前两周器械区爆满,到第三周就逐渐冷清。难道大家故意跟自己过不去吗?倒不如说是行为惯性的力量在作祟。就像手机系统升级后,我们总会下意识地寻找原来的操作路径。
最近观察到女儿练琴的新变化。以前每次强调"手腕放松"后,她最多保持三分钟正确姿势。自从把琴凳调高10公分,让手臂自然下垂就能碰到琴键,纠正姿势的成功率提升到70%。这说明要打破"故态复还"的魔咒,物理环境的适配比单纯强调意志力更有效。
有个朋友的故事特别启发我:他为了改掉熬夜习惯,不仅设了十点闹钟,还把卧室WiFi改成了"晚安模式",床头读物换成专业词典。现在他笑称:"当刷手机比背单词还费劲时,身体自然选择睡觉。"这或许揭示了改变的本质——不是消灭旧习惯,而是让新选择足够便利。
看着窗外梧桐树抽出新芽,突然意识到四季轮回里也藏着"故态复还"的智慧。叶子落了又长,但年轮始终在扩展。或许我们不必为偶尔的"倒退"焦虑,重要的是在每次循环中积累改变的经验值。就像修正文档时的版本迭代,看似重复的操作里,其实藏着螺旋上升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