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ǎo
  • yǐ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iǎo fú fā yǐn

成语解释:擿:揭露。伏:隐藏。发:揭发。隐:隐蔽。揭露检举坏人和隐藏的坏事。亦作“擿奸发伏”、“擿伏发奸”。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9卷:“莅任之后,擿伏发隐,不畏豪横,不上半年,治得县中奸尻敛迹,盗贼潜踪,人民悦服。”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姦伏發隱

英文翻译:Hide in the lurch

擿伏发隐的意思

擿:[tī]1.挑出:“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弹射飞鸟。”2.挑剔;指摘:“伏闻诸典校擿抉细微,吹毛求瑕。”3.指使:“卫将军(王)商密擿永令发去。”4.揭发:发奸擿伏(揭露隐秘罪恶)。5.搜索。6.探。7.剖开;分。8.捶。[zhāi]古同“”:“绿桑擿椹。”[zhì]1.搔,挠。2.搔头,即簪子:“簪以玳瑁为擿。”3.古同“”,投掷:“擿玉毁珠。”

伏:1.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伏案。伏在桌子上。2.低下去:起伏。此起彼伏。3.隐藏:潜伏。伏击。昼伏夜出。4.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伏。初伏。三伏天。每伏十天。5.屈服;低头承认;被迫接受:伏诛。6.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7.姓。8.伏特的简称。1安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的导线时,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

发:[fā]1.送出;交付:发货。分发。印发。发了一封信。2.发射:发炮。百发百中。3.产生;发生:发芽。发电。发水。发病。4.表达:发表。发布。发誓。发言。发议论。5.扩大;开展:发展。发扬。发育。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发家。暴发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发了。发海参。8.放散;散开:发散。挥发。蒸发。9.揭露;打开:发现。揭发。发掘。10.姓。[fà]头发:毛发。须发。白发。假发。理发。

隐:[yǐn]1.藏匿,不显露:隐藏。隐匿。隐居。隐士。隐讳。2.伤痛:隐恻。3.怜悯:恻隐之心。[yìn]倚,靠:隐几而卧(靠着几案睡眠)。

成语评论

擿伏发隐”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说白了就是“把藏着的坏事揪出来”。比如公司里有人偷偷挪用公款,同事小王暗中调查后向老板举报,这就是典型的“擿伏发隐”——把暗处的猫腻曝光,维护集体利益。

有人问:这和“打小报告”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动机和结果。如果是为了私怨而告状,那是搬弄是非;但像小王这样为了保护公司财产而行动,就是“擿伏发隐”的正向体现。这个成语自带正义光环,专指揭发真正有害的隐秘之事。

最近看新闻,有个小区物业私吞维修基金,业主张阿姨翻查十年账本,硬是把证据链理得明明白白。她在采访中说:“我就是看不惯这种暗箱操作。”这种较真精神,正是“擿伏发隐”在现实中的生动演绎。

有人疑惑:现在信息这么透明,还需要这个成语吗?其实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越需要火眼金睛。比如网络诈骗花样百出,警察通过技术手段追踪犯罪窝点,记者卧底曝光黑心作坊,这些都在延续“擿伏发隐”的精神内核——让暗处的恶无所遁形。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动人的地方在于“主动出击”的勇气。就像《让子弹飞》里张麻子说的:“我要站着,还把钱挣了!”生活中我们或许不必当孤胆英雄,但保持明辨是非的能力,遇到原则问题时敢于发声,就是普通人践行“擿伏发隐”的方式。

下次发现快递站故意积压包裹索赔时,或是注意到学校食堂卫生隐患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它不仅是历史故事里的词汇,更是活在当下的行动指南——毕竟阳光照到的地方,霉菌才不容易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