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éi gǔ míng jīn
成语解释:金:指锣。指战场上击鼓打锣,以壮声势。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午时牌》第二折:“我今日传了将令,则要您记的叮咛:也不许摇旗呐喊,也不许擂鼓鸣金。”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战场上击鼓打锣
繁体字形:礧皷鳴金
英文翻译:the sound of the drums and gongs arose
擂:[lèi]擂台:打擂。[léi]1.研磨:擂钵(研东西的钵)。2.打;敲击:擂他一拳。擂鼓。自吹自擂。
鼓:1.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鼓琴。鼓掌。4.用风箱等扇(风):鼓风。5.发动;振奋:鼓动。鼓励。鼓舞。鼓起勇气。6.凸起;胀大: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钱包很鼓。口袋装得鼓鼓的。8.姓。
鸣:1.(鸟兽或昆虫)叫:鸟鸣。蝉鸣。虫鸣。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耳鸣。雷鸣。自鸣钟。孤掌难鸣。礼炮齐鸣。鸣鼓。鸣锣开道。3.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鸣谢。鸣冤。鸣不平。百家争鸣。4.姓。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擂鼓鸣金”这个成语,原本是古代战场上的指挥信号:擂鼓代表进攻,鸣金(敲击金属乐器)代表收兵。后来逐渐演变为比喻“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性动作。比如,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例句1:公司新项目启动会上,领导用力拍了拍桌子:“今天咱们正式‘擂鼓鸣金’,接下来三个月全员冲刺,年底庆功宴上见分晓!”这句话既点燃了团队的斗志,又为阶段性目标划定了清晰的时间线。
疑问:为什么“擂鼓鸣金”能成为流传至今的成语?解答:因为它用极简的动作传递了复杂的信息。古代没有扩音器,战场上全靠声音指挥,这种“听觉符号”反而比文字更高效,就像现在听到手机铃声就能判断来电人一样。
例句2:社区篮球赛决赛最后10秒,教练突然朝场内大喊:“该鸣金收兵了!保留体力准备加时赛!”结果队员及时调整策略,最终反败为胜。这说明“鸣金”不一定是放弃,也可能是战略性暂停。
个人观察:现代人虽然不用真的敲鼓打锣,但“信号思维”依然重要。比如线上会议时,主持人明确说“现在进入自由讨论环节”,其实就是一种“擂鼓”;而“今天的议题先到这里”就是“鸣金”。这种清晰的节奏把控,能让协作效率翻倍。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暗含“动静转换”的智慧。就像音乐会需要激昂的鼓点和舒缓的间奏交替出现,生活中也需要在拼搏和休整之间找到平衡。下次当你准备开启新计划时,不妨给自己设计个“擂鼓仪式”;想要放松时,也可以设定个“鸣金暗号”,让生活更有韵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