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ǎo
  • s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iǎo sān wō sì

成语解释:搬弄是非,挑拔离间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那平姑娘又是个正经人,从不会挑三窝四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搬弄是非

繁体字形:挑三窩四

英文翻译:Pick three and get four

挑三窝四的意思

挑:[tiāo]1.担:挑水。2.选择:挑选。3.挑剔:挑毛病。4.扁担和它两端挂着的东西:货挑儿。5.量词。用于成挑的东西:一挑水果。[tiǎo]1.用细长的东西的一头把东西举起或弄起:挑帘子。2.用细长的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拨出:挑火(拨开炉灶的盖火,露出火苗)。挑刺。3.挑动:挑拨是非。4.一种刺绣方法。用针挑起经线或纬线,连针带线从底下穿过去,以构成花纹、图案等。5.也叫提。汉字的一种笔画,即“㇀”。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窝:1.鸟兽、昆虫住的地方:鸟窝。狗窝。蚂蚁窝。喜鹊搭窝。2.比喻坏人聚居的地方:贼窝。土匪窝。3.比喻人体或物体所占的位置:他不动窝儿。这炉子真碍事,给它挪个窝儿。4.凹进去的地方:夹肢窝。酒窝儿。5.窝藏:窝赃。窝主。6.蜷缩或呆在某处不活动:把头窝在衣领里。窝在家里生闷气。7.郁积不得发作或发挥:窝工。窝火。8.使弯或曲折:把铁丝窝个圆圈。9.用于一胎所生的或一次孵出的动物(猪、狗、鸡等):一窝下了五只猫。孵了几窝小鸡。

四:1.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成语评论

挑三窝四”这个成语,你听说过吗?其实它更常见的说法是“挑三拣四”,用来形容人过分挑剔、对事物吹毛求疵的态度。比如同事小李总抱怨食堂的菜式单一,但每次大家提议换餐厅,他又嫌路程远、价格贵——这种“既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吃草”的行为,可不就是典型的挑三窝四

有人可能会问:“挑三窝四和普通的选择困难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是否带有主观偏见。比如网购时反复比较商品参数属于理性选择,但若因为快递盒颜色不够鲜亮就退货三次,就属于过度挑剔了。这种心态往往源于对“完美”的执念,反而容易错过真正合适的选择。

我曾在社区活动中见过一位阿姨,义务帮忙分发物资时总要检查包装是否完全对称、标签有无0.1毫米的歪斜。这种“显微镜式”的较真看似负责,实则耽误了整个派发进度。这让我想到:追求细节固然可贵,但若因此影响大局,是否本末倒置了呢?

现代社会信息过载反而加剧了这种倾向。打开短视频平台,总能看到“十大必买单品”“五步避坑指南”,看似在帮助决策,实则用海量标准制造焦虑。就像我表弟装修新房时,收集了200多篇攻略,结果在踢脚线选材上纠结三个月,至今客厅还堆着建材包装箱。

如何把握挑剔的尺度?我的经验是建立“核心需求清单”。比如买手机时先确定预算、续航、内存三个硬指标,其他功能只要不影响主要需求就可以适当妥协。毕竟生活不是实验室,适度包容不完美,反而能腾出精力享受过程——正如老话说的:“月圆则亏,水满则溢”,留点余地才是长久之道。

下次遇到需要抉择的情况,不妨试试“三次原则”:给自己三次挑选机会,三次之后必须做决定。这个方法帮我戒掉了网购时反复对比三十家店铺的毛病。毕竟,与其在100分和98分之间辗转反侧,不如把时间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