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āo
  • sān
  • ji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iāo sān jiǎn sì

成语解释:见“挑三拣四”。

成语出处:金近《穿花裙的狼》:“你这孩子,没有你弟弟乖,挑三检四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过分地挑剔

繁体字形:挑三撿四

英文翻译:Select three and check four

挑三检四的意思

挑:[tiāo]1.担:挑水。2.选择:挑选。3.挑剔:挑毛病。4.扁担和它两端挂着的东西:货挑儿。5.量词。用于成挑的东西:一挑水果。[tiǎo]1.用细长的东西的一头把东西举起或弄起:挑帘子。2.用细长的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拨出:挑火(拨开炉灶的盖火,露出火苗)。挑刺。3.挑动:挑拨是非。4.一种刺绣方法。用针挑起经线或纬线,连针带线从底下穿过去,以构成花纹、图案等。5.也叫提。汉字的一种笔画,即“㇀”。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检:1.查:检验。检阅。体检。检字表。2.约束;检点:行为不检。言语失检。3.同“”。4.姓。

四:1.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成语评论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场景?朋友A在餐厅翻着菜单嘀咕:"这个太咸,那个太油,那道菜看着不新鲜...",这时候服务员已经来回跑了三趟。这种反复比较、过分挑剔的行为,用成语"挑三拣四"形容再合适不过。

有人会问:"挑三拣四不就是认真选择吗?有什么不好?" 这里有个关键区别:合理选择关注核心需求,比如选购电脑时关注处理器性能;而挑三拣四往往纠结于非关键因素,就像有人买西瓜非要敲半小时,最后选的和其他瓜其实没差别。

职场新人小张的故事值得思考。实习期间他总抱怨:"打印文件要用特定品牌纸张""咖啡机水温不够精准",结果转正评审时,主管给的评价是"过分关注细节影响团队效率"。这印证了我的观察:适度的标准提升质量,过度的挑剔反而会模糊重点。

为什么现代人更容易陷入这个状态?信息爆炸时代给了我们太多选择:网购时同款商品有128个链接,视频平台有上万部剧集。有次我帮长辈选手机,发现他们半小时就选定,而我们年轻人平均要花三天对比参数。这让我想到,有时候少即是多,减少不必要的比较反而更高效。

在亲子关系中,这个成语也有新解读。邻居王阿姨常念叨:"孩子钢琴考了八级,要是当初选小提琴就更好了。"其实她女儿已经获得省级奖项。这提醒我们:与其纠结"未选择的道路",不如珍惜现有成果。就像登山时总回头看其他路径,反而会错过眼前的云海美景。

下次当你准备说"这个不行,那个也不好"时,不妨先问自己:这个标准真的影响事情本质吗?就像选择露营帐篷,防水系数比颜色印花重要得多。把握住核心需求,你会发现生活中很多"将就"其实都是"刚刚好"。

挑三检四的造句

  1. 造句 想通了?杨达业同志!没有思想包袱了?不挑三检四的了?
  2. 造句 不但市场内店家众多,就连市场外的桥墩下、马路边,也有不少零售摊商聚集,因此,常见许多婆婆妈妈,如果懒得走进市场,索性就在路边“挑三检四”起来。
  3. 造句 战争是一台绞肉机,同时也是一个洗礼的圣池,当一个人没有见过血杀过人的时候,他可能怕这怕那,干什么都挑三检四,什么都不满意。
  4. 造句 若依石越之意,这些衣服全得改良,不过此时自己都是寄人篱下,哪里能够挑三检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