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àn
  • zh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àn nà bù zhù

成语解释:按捺:抑制;克制。指激动、愤怒等感情无法抑制。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不想遇着许仙……按捺不住,一时冒犯天条。”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补充式;作谓语;表示人的复杂情感控制不住,终于表露出来

繁体字形:按捺不住

英文翻译:beside oneself ( with excitement one 's excited feelings

按捺不住的意思

按:1.用手或手指头压:按脉。按图钉。2.止住;搁下:按兵不动。按下不提。3.抑制:按捺。按不住满腔悲愤。4.介词。依照:按劳分配。5.(编者、作者等)加按语:编者按。

捺:1.按;摁:捺手印。2.忍耐;抑制:捺着性子。勉强捺住心头的怒火。3.汉字的笔画,向右斜下,近末端微有波折,形状是“㇏”。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住:1.居住;住宿:你住在什么地方?。住了一夜。2.停住;止住:住手。住嘴。雨住了。3.做动词的补语。a)表示牢固或稳当:拿住。捉住。把住了方向盘。牢牢记住老师的教导。b)表示停顿或静止:一句话把他问住了。当时他就愣住了。c)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力量够得上(或够不上);胜任:支持不住。禁得住风吹雨打。4.姓。

成语评论

哎呦喂,说到“按捺不住”这个成语,你肯定遇到过那种“心里痒痒,实在憋不住”的情况吧?比如追剧看到高潮时,明明知道第二天要早起,还是忍不住熬夜追到大结局——这可不就是典型的“按捺不住”嘛!

等等,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情绪激动吗?其实不然!比如老张看到街边有人乱扔垃圾,直接冲上去理论:“我实在按捺不住要说两句,这环境是大家的呀!”你看,正义感爆棚的时候也能用上它,这就叫“该出手时就出手”嘛!

(挠头)有人可能会问:“按捺不住是不是说明人不够稳重?”这话对一半!比如小王刚入职时总急着表现自己,后来才明白“火候不到别硬熬”。但换个角度想,年轻人有冲劲反而是好事,关键得学会“踩准节奏”,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要说最接地气的例子,还得是过年时小孩拆红包的场景。我家小侄子看见红包就两眼放光,嘴上说着“等妈妈回来再拆”,结果三分钟不到就撕开了包装——这种“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的反应,活脱脱就是“按捺不住”的最佳写照。

悄悄告诉你个冷知识:古人用这成语可比咱们讲究多了!《水浒传》里鲁智深听到金氏父女受欺负,“按捺不住心头火”直接抡起禅杖,这火爆脾气愣是演出了三分侠气。所以说啊,有时候“按捺不住”反倒是真性情的流露,比藏着掖着强多啦!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这年头谁还没个“憋不住”的时候?重要是别让冲动牵着鼻子走。就像吃火锅时馋得慌,也别一口气吞下滚烫的牛肉丸不是?把握好“忍不住”和“刹得住”的分寸,这才是生活的智慧呀!

按捺不住的造句

  1. 造句 每当国旗缓缓升起时,我都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和自豪。
  2. 造句 一听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成功,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跳了起来。
  3. 造句 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跳了起来。
  4. 造句 当你的香味轻巧地飘过,我再也按捺不住。
  5. 造句 但这个结局却总叫人按捺不住地不服气,我们有太多低级的揣测去考证故事的真实性。
  6. 造句 秋天终于按捺不住酷暑的热,悄然而至了。
  7. 造句 它们按捺不住心中的热情。
  8. 造句 他按捺不住心头的无明业火,上前就给了那人一拳。
  9. 造句 听到那个好消息时,他按捺不住斑兴的心情。
  10. 造句 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