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ān jīng shòu kǒng
成语解释:见“担惊忍怕”。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担心害怕
繁体字形:擔驚受恐
英文翻译:feel alarmed
担:[dān]1.用肩膀挑:担水。2.承当,负责:担负。担任。担当。担待(a.原谅;b.担当责任)。担重任。担风险。[dàn]1.挑东西的用具,多用竹、木做成:扁担。2.一挑东西:担子。勇挑重担。3.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担等于一百斤。4.量词,用于成担的东西:一担水。[dǎn]同“掸”。
惊: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惊慌。吃惊。2.惊动:打草惊蛇。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惊了。
受:1.接受:受贿。受教育。受到帮助。2.遭受:受灾。受批评。受委屈。3.忍受;禁受:受不了。受得住。4.适合:受吃(吃着有味)。受看(看着舒服)。受听(听着入耳)。
恐:1.害怕;畏惧:恐慌。惊恐。有恃无恐。诚惶诚恐。2.使害怕:恐吓。3.恐怕:恐难胜任。他不出席恐有原因。
“担惊受恐”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说,就是心里总在害怕或者担心什么,像揣着个定时炸弹过日子。比如有人刚入职新公司,生怕犯错被领导批评,每天上班前都反复检查文件,连午休也不敢放松——这种状态就叫“担惊受恐”。
有人问:这种心态会带来什么影响?举个真实场景:老张听说小区要拆迁,三个月没睡过安稳觉,既担心补偿款谈不拢,又害怕搬家找不到合适房子。结果体检时发现血压飙升,医生直接开了降压药。你看,长期担惊受恐不仅心累,身体也会亮红灯。
不过换个角度看,适度的紧张感未必是坏事。比如学生考试前复习效率特别高,运动员赛前肾上腺素飙升反而能突破极限。关键在把握“度”,就像炒菜放盐,太少没味,太多齁嗓子。我有个朋友每次出差都带三份方案,既预防突发状况,又不至于焦虑到失眠,这种“有备而来的紧张”就挺聪明。
现代人更容易担惊受恐吗?确实如此。刷手机看到裁员新闻,买菜发现菜价上涨,送孩子上学担心校园安全…信息爆炸时代,我们接收的负面信号比祖辈多几十倍。但换个角度想,现在解决问题的工具也更多了,比如用记账软件管理开支,装监控摄像头看护老人,焦虑背后其实藏着解决问题的钥匙。
下次感到担惊受恐时,不妨试试“具体化恐惧”。把“万一失业怎么办”拆解成“简历需要更新哪些内容”“紧急备用金够用几个月”。当模糊的担忧变成可执行的待办事项,你会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有掌控力。毕竟生活就像走夜路,提着灯看清脚下,比站在原地害怕黑暗实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