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ú lǎo qiè yòu
成语解释:扶:挽着;挈:提携,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8回:“所过州县,分毫不扰,乡村百姓,扶老挈幼,烧香罗拜迎接。”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出行
繁体字形:扶老挈幼
英文翻译:Supporting the old and pulling out the young
扶:1.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扶犁。扶老携幼。扶着栏杆。2.用手帮助躺着或倒下的人坐或立;用手使倒下的东西竖直:扶苗。护士扶起伤员,给他换药。3.扶助:扶贫。扶危济困。救死扶伤。4.姓。
老: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老人。老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老厂。老朋友。老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7.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所房子太老了。8.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挈:1.举起;提起:提纲挈领。2.带;领:扶老挈幼。
幼:1.(年纪)小;未长成(跟“老”相对):幼年。幼儿。幼苗。幼虫。2.小孩儿:扶老携幼。3.姓。
“扶老挈幼”这个成语听起来文绉绉的,但它的意思其实特别实在——就是帮助老人、照顾小孩。比如你可能会在公交车上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位年轻人主动搀着拄拐杖的老爷爷上车,又转身帮抱着婴儿的妈妈扶稳推车。这时候如果有人问:“这算不算扶老挈幼?”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这就是成语在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有人可能会疑惑:“现代社会节奏这么快,谁还有空管这些?”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社区都组织过“老少结对”活动。比如去年我们小区举办的元宵节游园会,志愿者专门设计了两代人都能参与的手工灯笼制作,中学生教老人用智能手机拍照,爷爷奶奶给孩子们讲传统故事。这种双向互动恰恰证明,扶老挈幼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代际之间的温暖传递。
或许你会问:“扶老挈幼只能在特定场合体现吗?”完全不是。我常看到邻居张阿姨买菜时,总会顺带给独居的王奶奶带把青菜;快递小哥送件时遇到独自在家的小孩,会特意联系家长确认安全。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其实都在诠释着这个成语的真谛——社会关怀就藏在日常的细节里。
有意思的是,现代科技也在为这种传统美德注入新活力。最近注意到有年轻人开发了“银发地图”APP,标注适合老人出行的无障碍路线;还有幼儿园推出“祖孙烘焙课”,用美食连接两代人。在我看来,扶老挈幼从来不是过时的教条,而是像活水一样,随着时代变化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最后想说的是,践行这个成语其实没有想象中困难。当你在超市遇见够不到货架的老人,当你在公园看到追逐打闹险些摔倒的孩童,那个自然的伸手动作,就是最生动的成语注解。社会就像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其中的结点,当我们愿意为身边的老幼多费点心,整张网就会变得更牢固、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