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n guàn jié shòu
成语解释:朋友之间互相援引出仕。
成语出处:《汉书·萧育传》:“[育]少与陈咸、朱博为友,著闻当世。往者有王阳、贡公,故长安语曰:‘萧朱结绶,王贡弹冠’,言其相荐达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官场
繁体字形:彈冠結綬
英文翻译:Scarlet
弹:[dàn]1.弹子:弹丸︱泥弹。2.枪弹;炮弹;炸弹。[tán]1.用手指弹击:把袖子上的土弹掉。2.用手指、器具拨弄或敲击乐器:弹吉他。弹钢琴。3.有弹力或用弹力发射:弹簧。弹射。4.抨击;检举:弹劾。讥弹。
冠:[guān]1.帽子:皇冠。桂冠。衣冠整齐。怒发冲冠。2.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鸡冠。树冠。[guàn]1.把帽子戴在头上(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成年):未冠(不到二十岁)。2.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或文字:县名前冠上省名。3.居第一位:冠军。名冠全球。4.指冠军:夺冠。三连冠(连续三次获得冠军)。5.姓。
结:[jié]1.在条状物上打疙瘩或用这种方式制成物品:结绳。结网。结彩。2.条状物打成的疙瘩:打结。活结。死结。蝴蝶结。3.发生某种关系;结合:结仇。结社。结为夫妻。4.凝聚;凝结:结晶。湖面结了一层冰。5.结束;了结:结账。归根结底。你不理他不就结了吗?6.旧时保证负责的字据:保结。具结。7.姓。[jiē]长出(果实或种子):树上结了不少苹果。这种花结子儿不结?。园地里的南瓜、豆荚结得又大又多。
绶:一种丝带(旧时多作拴印或佩玉之用)。
话说这“弹冠结绶”啊,听起来就像古人整理帽子、系好绶带的仪式感场景。比如:“张三刚升了官,李四立马提着酒上门道贺,两人弹冠结绶,笑得合不拢嘴。”你品,这画面是不是特像电视剧里那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桥段?不过问题来了:这成语到底想说啥?核心不就是“互相庆祝即将当官”嘛!说白了,就是职场里的“抱团取暖”,你懂的。
再举个现代例子:“公司宣布小王的晋升通知后,几个老同事私下弹冠结绶,仿佛自己也能跟着沾光似的。”这时候有人要问:“现在谁还戴冠系绶啊?这词儿过时了吧?”嘿,别急!重点不在穿戴,而在那种“利益共同体”的心态。就像咱现在说的“站队成功”,虽然形式变了,但人性那点小心思可没变过。
个人觉得啊,这成语搁今天还挺有警示意义的。你看那些急着搞关系网的人,往往容易忽略真本事。就像我二叔常念叨:“帽子戴得再正,不如脚下路走得稳。”不过话又说回来,适当的职场互助也没毛病,关键得把握好度——总不能为了帮兄弟“弹冠”,把自己绶带都扯松了吧?
现在想想,古人的智慧还真有意思。一个动作能引申出这么多门道,比现在那些网络流行语耐琢磨多了。下次要是看到同事升职,你是选择跟着“弹冠结绶”,还是默默回工位精进业务呢?这选择题,可比成语本身有意思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