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àn
  • guàn
  • zhè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àn guàn zhèn yī

成语解释:整洁衣冠。语本《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后多以喻将欲出仕。

成语出处:语出《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官场

繁体字形:彈冠振衣

英文翻译:Spring up

弹冠振衣的意思

弹:[dàn]1.弹子:弹丸︱泥弹。2.枪弹;炮弹;炸弹。[tán]1.用手指弹击:把袖子上的土弹掉。2.用手指、器具拨弄或敲击乐器:弹吉他。弹钢琴。3.有弹力或用弹力发射:弹簧。弹射。4.抨击;检举:弹劾。讥弹。

冠:[guān]1.帽子:皇冠。桂冠。衣冠整齐。怒发冲冠。2.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鸡冠。树冠。[guàn]1.把帽子戴在头上(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成年):未冠(不到二十岁)。2.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或文字:县名前冠上省名。3.居第一位:冠军。名冠全球。4.指冠军:夺冠。三连冠(连续三次获得冠军)。5.姓。

振:1.摇动;挥动:振翅。振笔疾书。2.振动:共振。谐振。振幅。3.奋起;振作:振奋。振起精神来。听说比赛开始,观众精神一振。4.姓。

衣:[yī]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丰衣足食。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成语评论

哎哟,你瞅瞅这成语“弹冠振衣”,乍一听是不是觉得像在描述古代人出门前的仪式感?别急,咱先举个栗子:小李收到大厂录取通知后,立马弹冠振衣,对着镜子整理西装领带,连皮鞋都擦得锃亮——这状态,简直像要去登基!

等等,核心问题来了:弹冠振衣到底啥意思?说白了,它不只是字面的“弹帽子、抖衣服”,更多是形容人收拾体面、准备干大事儿的精气神。比如老王退休后突然决定创业,老伴儿笑他:“一把年纪还弹冠振衣呢?”他却梗着脖子回怼:“咋的?我这是要二次出征!”

要我说啊,这成语在现代职场特应景。上周开会时,部门新人小张顶着鸡窝头就来了。主管当场敲黑板:“年轻人得学会弹冠振衣,形象管理也是专业素养!”你品,这话里既有批评又带期望,比直接说“注意仪表”高明多了。

不过有个误区得掰扯清楚:弹冠振衣可不光是面子工程。就像咱小区刘阿姨,每天晨练必穿全套运动装,邻居夸她讲究,她却摆摆手:“害!我这是弹冠振衣给自己打气,穿睡衣哪跑得动啊?”瞧瞧,外在准备实际是内在决心的外显嘛!

突然想到个反例:前阵子老同学聚会,号称要“东山再起”的大周满嘴跑火车,结果被人发现连PPT都不会做。这事儿让我琢磨:光会弹冠振衣摆架势可不行,关键得有真材实料撑场子,您说是这个理儿不?

话说回来,这成语最妙的是那种蓄势待发的动态感。就像农民春耕前磨镰刀,程序员接项目前清空电脑桌面,本质上都是弹冠振衣的变体。甭管时代咋变,人面对新挑战时那股子“整装待发”的劲儿,永远透着积极向上的光。

最后唠叨句大实话:生活里哪有天天穿礼服的机会?但每天早上对着镜子弹弹衣领、正正发型的动作,何尝不是给自己注能的开关?下次遇到重要时刻,不妨心里默念这四字咒语,保准气场自动加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