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án
  • kuī
  • tì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ián kuī bì tìng

成语解释:帘:布帘;窥:偷看;壁:墙壁;听:偷听。指窃听与偷看

成语出处:宋 何坦《西畴常言》:“步远则有前导,燕坐则毋帘窥壁听。”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簾窺壁聽

英文翻译:Peep through the curtain

帘窥壁听的意思

帘:1.(帘儿)2.用布做成的望子:酒帘。3.用布、竹子、苇子等做的有遮蔽作用的器物:竹帘。窗帘儿。门帘儿。

窥:1.从小孔或缝隙里看:管中窥豹。2.暗中察看:窥探。窥测。

壁:1.墙:壁报。壁灯。家徒四壁。铜墙铁壁。2.某些物体上作用像围墙的部分:井壁。锅炉壁。细胞壁。3.像墙那样直立的山石:绝壁。峭壁。4.壁垒:坚壁清野。5.二十八宿之一。

听:1.用耳朵接受声音:听广播。2.服从;接受;照办: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听劝告。3.任凭:听其自然。4.判断;治理:垂帘听政。5.英语音译词。金属制的密封罐、筒等。也用作量词:听装香烟。一听啤酒。

成语评论

你听说过"帘窥壁听"这个成语吗?它常用来形容偷听偷看的行为。但现实中真的有人会隔着帘子偷看、贴着墙壁偷听吗?让我们通过几个生活场景来理解这个成语的妙用。

小张最近发现邻居总在阳台转悠,后来才明白对方在观察自家新买的绿植。"您这是现代版帘窥壁听啊!"小张开玩笑时,邻居不好意思地承认确实在偷师养花技巧。这个例子说明,成语中的"偷看"不一定是恶意,更多时候反映的是人们的好奇心。

在古装剧里,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主角躲在屏风后,竖起耳朵听重要谈话。这其实就是成语的具象化演绎。值得注意的是,古人用"帘"和"壁"作掩护,与现代人用手机摄像头偷拍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技术改变了窥探方式,但人性中的窥视欲始终存在。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流传千年?我认为它精准捕捉了人际交往中的微妙分寸。就像我们刷朋友圈时会不自觉地关注他人动态,这种"合法的窥视"满足了社交需求,但过度就会变成令人不适的窥探。把握好这个度,正是成语给现代人的启示。

有朋友问:用手机查看家人定位算不算"帘窥壁听"?这取决于使用场景。出于安全考虑的定位分享是关爱,未经允许的持续追踪就涉嫌越界。成语提醒我们,任何形式的观察都应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下次看到阳台上探头探脑的邻居,或许可以主动分享绿植养护经验。当数字时代的信息获取变得轻而易举,我们更需要这种坦诚相待的智慧。毕竟,健康的社交不该依赖"帘"与"壁"的遮掩,敞开心扉的交流才能建立真正的信任。

"帘窥壁听"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