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ǎ bù shèng zhòng
成语解释:同“寡不敌众”。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壅塞》:“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等
繁体字形:寡不勝衆
英文翻译:be hopelessly outnumbered
寡:1.少;缺少(跟“众、多”相对):寡欢。寡言。寡不敌众。孤陋寡闻。2.淡而无味:清汤寡水。3.妇女死了丈夫:守寡。寡居。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胜:[shèng]1.胜利(跟“负、败”相对):打胜仗。取胜。2.打败(别人):以少胜多。战胜敌人。3.比另一个优越(后面常带“于、过”等):事实胜于雄辩。实际行动胜过空洞的言辞。4.优美的(景物、境界等):胜景。胜境。引人入胜。5.姓。6.(旧读shēng)能够承担或承受:胜任。不胜。7.古代戴在头上的一种首饰:方胜。[shēng]肽的旧称。
众:1.许多(跟“寡”相对):众多。众人。寡不敌众。众志成城。2.许多人:听众。观众。群众。众所周知。3.姓。
你听说过“寡不胜众”这个成语吗?字面意思就是“少数人打不过多数人”,但放到生活里,到底该怎么用?比如公司会议上,小明坚持要增加预算做创新项目,但其他五个同事都反对——这时候可以说:“小明虽然想法好,但寡不胜众,提案最后还是被否决了。”这种情况是不是很常见?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人少注定吃亏,那是不是干脆别坚持了?”其实未必。成语强调的是客观力量的对比,但现实中“以少胜多”的例子也不少。比如创业初期的小团队,靠着灵活策略打败大公司;或者法庭上律师用扎实的证据反转舆论风向。所以“寡不胜众”更像是一种提醒:认清局势比硬碰硬更重要。
举个更生活化的例子:小区里要投票决定是否扩建停车场。张阿姨等三户人家觉得噪音太大坚决反对,其他五十多户都支持。最后业委会说:“这事儿寡不胜众,只能少数服从多数。”这时候张阿姨他们或许可以换个思路:与其正面冲突,不如协商增加隔音措施,反而可能争取到更多支持。
我发现很多人容易把这个成语等同于“放弃努力”。其实它的核心是让我们思考: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就像打篮球时,虽然对方个子高,但我们可以用快速传球消耗他们体力。重点不是人数多少,而是怎样在劣势中找到突破口。
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先观察周围人的真实需求。比如朋友聚餐选餐厅,如果四个人想吃火锅,只有你想吃日料,与其赌气说“随便”,不如主动说:“这次听你们的,但下次要让我挑哦!”既化解了“寡不胜众”的尴尬,又给自己留了台阶。你看,成语的智慧其实就藏在日常的选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