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òng
  • guǎ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òng guǎ bù dí

成语解释:人少敌不过人多。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郭淮传》:“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议众寡不敌,备便乘胜,欲依水为陈以拒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衆寡不敵

英文翻译:the few can 't fight the many

众寡不敌的意思

众:1.许多(跟“寡”相对):众多。众人。寡不敌众。众志成城。2.许多人:听众。观众。群众。众所周知。3.姓。

寡:1.少;缺少(跟“众、多”相对):寡欢。寡言。寡不敌众。孤陋寡闻。2.淡而无味:清汤寡水。3.妇女死了丈夫:守寡。寡居。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敌:1.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敌人。敌军。2.敌人:仇敌。残敌。分清敌我。3.对抗;抵挡:所向无敌。寡不敌众。4.(力量)相等的:匹敌。势均力敌。

成语评论

群众是浮躁,急不可待的。忍耐不过,众寡不敌,自难免日久变生,越发不可收拾。(鲁迅《两地书 二一》)

众寡不敌的造句

  1. 造句 敌人人多,我们人少,众寡不敌,所以只能智取,不宜硬拼。
  2. 造句 闵众寡不敌,跃马溃围东走,行二十余里,马无故而死,为恪所擒,及董闰、张温等送之于蓟。
  3. 造句 良臣,不是咱们见死不救,实在是众寡不敌,要怪也只能怪那朱治大意中了埋伏,走吧!
  4. 造句 战至半夜,终因众寡不敌,全身多处受伤,率众退至高阳里盟源米店,以米袋作垒,向敌射击。
  5. 造句 贼阻前途,众寡不敌,救则与尔两亡。
  6. 造句 人臣之节,岂惮艰险?必期众寡不敌,吾则以死继之。
  7. 造句 则天女皇篡位称帝,敬业大怒,起兵勤王,终因众寡不敌败北。
  8. 造句 找明白他的意思,他是怕众寡不敌。
  9. 造句 盖沿途不靖,各商转运现银,时被劫夺,而保镖者遇众寡不敌,亦束手无策,故为各商所深忧。
  10. 造句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众寡不敌,退回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