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uǎn shí bù dí
成语解释:比喻双方力量相差极大。
成语出处:汉 焦延寿《易林》卷十三:“卵与石斗,麋碎无疑;动而有悔,出不得时。”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卵石不敵
英文翻译:Invincible
卵:1.动植物的雌性生殖细胞,与精子结合后产生第二代。2.昆虫学上特指受精的卵,是昆虫生活周期的第一个发育阶段。3.某些动物由卵细胞发育成的借以繁殖传代的物质,如鸟卵、蛇卵、龟卵等。4.称睾丸或阴茎(多指人的)。
石:[shí]1.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花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见〖岩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药石。4.姓。[dàn]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敌:1.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敌人。敌军。2.敌人:仇敌。残敌。分清敌我。3.对抗;抵挡:所向无敌。寡不敌众。4.(力量)相等的:匹敌。势均力敌。
“卵石不敌”这个说法常被误传,实际成语应为“卵与石斗”,出自《后汉书》。不过咱们不妨顺着这个错位表达来聊聊:当鸡蛋非要和石头硬碰硬,结局会怎样?
某初创团队拿着50万预算,非要在双十一和电商巨头拼广告投放。结果就像把生鸡蛋往花岗岩上砸——流量没抢到,资金链先断裂。这种“明知不可为而硬为”的选择,反而让团队收获了宝贵的失败经验。
为什么人们总想以弱搏强?其实这是进化留下的生存本能。就像草原上的羚羊偶尔会向狮子亮角,这种勇气本身值得肯定。但现代社会的竞争更讲究策略,老张开的社区超市就是个好例子:面对连锁商超的价格战,他转而提供代收快递、免费热饭服务,硬是在夹缝中开出新天地。
有个细节常被忽视:强弱之势会流动。十年前某短视频平台还是行业小弟,抓住传统视频网站审核严苛的契机,用“全民创作”策略实现弯道超车。这就像溪水中的鹅卵石,常年被水流打磨,最终也能变得圆润坚实。
我始终相信,真正的智慧不在于硬碰硬。就像打太极讲究借力打力,现代竞争更需要找准发力点。与其纠结“能不能敌得过”,不如思考“如何创造新赛道”。毕竟,鸡蛋固然脆弱,但孵化得当,未尝不能孕育新的生命。
下次遇到看似悬殊的对抗时,不妨先按下暂停键。问问自己:这是必须正面交锋的战场吗?有没有四两拨千斤的机会?有时候转换思路比盲目冲锋更重要——这或许就是“卵石哲学”给当代人最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