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ā chǒu bù kě wài yáng
成语解释: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
成语出处:明 洪楩《清平山堂话本 风月瑞仙亭》:“欲要讼之于官,争奈家丑不可外扬,故尔中止。”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宾语、分句;指家庭内部不体面的事情不应向外人宣
繁体字形:家醜不可外揚
英文翻译:Don't make a fool of yourself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家。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家。渔家。船家。东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画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6.学术流派:儒家。法家。百家争鸣。一家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两家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家畜。家禽。家兔。家鸽。家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学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丑:1.地支的第二位。见〖干支〗。2.(Chǒu)姓。3.丑陋;不好看(跟“美”相对):丑媳妇。长相太丑。4.叫人厌恶或瞧不起的:丑态。丑闻。5.不好的、不光彩的事物:家丑。出丑。6.坏;不好:脾气丑。7.戏曲角色行当,扮演滑稽人物,鼻梁上抹白粉,有文丑、武丑之分。也叫小花脸或三花脸。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可:[kě]1.许可:认可。2.能够:牢不可破。3.值得:可爱。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5.副词。1.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2.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可知道?。都说这办法好,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词。大约:年可二十。[kè]〔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外:1.外边;外边的。与“内”“里”相对:门外。外表。2.关系疏远的;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人。外乡。3.指外国:对外贸易。外侨。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号。5.称母亲、姐妹、女儿的亲属:外祖母。外甥。外孙。
扬:1.高举;向上升:扬手。扬帆。2.在空中飘动:飘扬。飞扬。3.往上撒:扬场。4.传播出去:宣扬。5.称赞:颂扬。表扬。6.指江苏扬州:扬剧。
“家丑不可外扬”这句成语,字面意思是“家里的丑事不要对外宣扬”,但生活中到底该怎么用?比如同事聚餐时,小李突然抱怨:“我弟最近网贷欠了十几万,家里都快炸了!”这时老王拍拍他肩膀说:“兄弟,家丑不可外扬,这事咱私下聊。”这句话既提醒了小李注意场合,又保留了解决问题的余地。
有人会问:遇到问题憋着不说,会不会更糟糕?其实成语强调的是分寸感而非隐瞒。就像小区里张阿姨发现女儿早恋,她没有在广场舞队伍里大聊特聊,而是单独找班主任沟通。这样做既保护了孩子隐私,又能获得专业指导,正是“不随便外扬,但合理求助”的智慧。
现代社交中这个原则依然适用吗?看看职场新人小陈的经历就懂了。他无意间在茶水间吐槽主管偏心,结果被路过的人力总监听见。虽然他说的是事实,但公开场合的抱怨反而让双方都下不来台。换成私下写邮件沟通,既表达了诉求,又维护了团队形象,这才是成年人的处理方式。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可贵的是教我们区分“隐私”和“虚伪”。就像朋友借钱不还,你可以不群发微信揭短,但需要时完全能找共同好友帮忙调解。守住该守的秘密,争取该争的权益,这种平衡才是真正的处世智慧。
下次遇到需要吐槽家事的时候,不妨先问自己三个问题:这件事说出去能解决问题吗?听众是否值得信任?有没有更妥当的处理途径?就像维修师傅老周常说的:“家里水管爆了,第一时间该关阀门而不是站阳台上喊救命。”把握住这个核心,既能保护重要关系,又不至于让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