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ú tāng pō yǐ
成语解释:汤:沸水。像用热水去泼蚂蚁,一泼即散,既而又聚。比喻效果不明显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各处申达表文求救,累次调兵前去征剿交锋,如汤泼蚁。”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如汤泼蚁
英文翻译:Like ants in soup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汤:[tāng]1.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也指烹调后以汁液为主的副食:米汤。姜汤。煲汤。2.开水;热水:赴汤蹈火。3.中药方剂。用水煎服:茵陈汤。4.也叫成汤、唐、大乙。商朝第一个君主。夏桀残酷暴虐,人民反对,诸侯叛离。汤起兵灭夏,约于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都亳(今河南商丘)。[shāng]〔汤汤〕水流大而急。
泼:1.用力把液体向外倒或向外洒,使散开:扫地时,泼一点水,免得尘土飞扬。2.蛮横不讲理:撒泼。3.有魄力;有生气;有活力:他做事很泼。大伙儿干得真泼。
蚁:1.昆虫,种类很多,一般体小,呈黑、褐、红等色,触角丝状或棒状,腹部球状,腰部细。营群居生活,分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雌蚁和雄蚁都有单眼,有翅。工蚁和兵蚁都没有翅,生殖器官不发达。工蚁担任筑巢、采集食物、抚养幼虫等工作。兵蚁负责守卫。2.(Yǐ)姓。
“如汤泼蚁”这个成语听起来挺有意思的,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字面理解就像用滚烫的水浇在蚂蚁窝上,比喻解决问题时既快又彻底,毫不拖泥带水。比如有人问:“公司突然遇到技术故障,团队怎么处理的?”可以回答:“他们连夜排查,如汤泼蚁一般解决了问题。”这样一来,既形象又点出了效率。
有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非要用“蚂蚁”来比喻?其实蚂蚁常被用来形容数量多但脆弱的事物。比如团队协作时,如果大家各做各的,问题会像蚂蚁一样越积越多;但若集中力量快速解决,就像用热水泼下去,瞬间瓦解障碍。这种反差反而让成语更有画面感。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会用到这个成语呢?举个真实例子:邻居家的孩子考前突击复习,三天背完半本书,他妈妈笑着说:“你这复习法,简直如汤泼蚁!”这里既夸了效率,又带点调侃的幽默。可见成语用对了场景,能让表达更生动。
不过也有人质疑:追求“快准狠”会不会忽略细节?比如工作中为了赶进度而草率收尾。这里有个人的看法是:成语本身是中性的,关键在于使用者如何平衡速度和质量。就像消防员灭火必须快,但事后还需要排查隐患——快是手段,不是目的。
换个角度想,现代人常说的“降维打击”其实和“如汤泼蚁”有相似内核。比如电商平台用大数据精准营销,传统商家毫无招架之力,这种“用高维方法解决低维问题”的思路,本质上也是一种“泼热水式”的破局思维。只是时代不同,比喻的对象变了。
下次遇到需要快速突破的困境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它提醒我们:找准核心问题,集中资源发力,远比在边缘反复试探更有效。就像疏通堵塞的水管,与其用小棍慢慢掏,不如直接用高压水枪冲开——方法对了,结果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