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ǔn tāng pō xuě
成语解释:滚:液体沸腾;汤:开水。沸水倒在冰雪上,雪很快就溶化。形容极为容易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续小五义》第124回:“这一场大战,只杀得天翻地覆,滚汤泼雪,转眼间尸横满地,血水直流。”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滚汤泼雪
英文翻译:Boiling soup and splashing snow
滚:1.滚动;翻转:荷叶上滚着亮晶晶的水珠儿。2.走开;离开(含斥责意):滚开。你给我滚!3.(液体)翻腾,特指受热沸腾:滚开的水。锅里水滚了。4.使滚动;使在滚动中沾上(东西):滚元宵。滚雪球。利滚利。5.同“绲”6.姓。
汤:[tāng]1.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也指烹调后以汁液为主的副食:米汤。姜汤。煲汤。2.开水;热水:赴汤蹈火。3.中药方剂。用水煎服:茵陈汤。4.也叫成汤、唐、大乙。商朝第一个君主。夏桀残酷暴虐,人民反对,诸侯叛离。汤起兵灭夏,约于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都亳(今河南商丘)。[shāng]〔汤汤〕水流大而急。
泼:1.用力把液体向外倒或向外洒,使散开:扫地时,泼一点水,免得尘土飞扬。2.蛮横不讲理:撒泼。3.有魄力;有生气;有活力:他做事很泼。大伙儿干得真泼。
雪:1.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多为六角形,是气温降低到0℃以下时,空气层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2.颜色或光彩像雪的:雪白。雪亮。3.姓。4.洗掉(耻辱、仇恨、冤枉):雪耻。雪恨。昭雪。洗雪。
“滚汤泼雪”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实际是用来形容解决问题特别干脆利落。想象一下滚烫的热水浇在积雪上,积雪瞬间融化——这不就是“快刀斩乱麻”的另一种表达吗?
什么时候适合用这个成语?同事小王只用半小时就解决了困扰团队三天的系统故障,老张竖起大拇指:“你这真是滚汤泼雪啊!”这里既夸赞了效率,又形象点出问题消失之快,比直接说“厉害”更有画面感。
成语只能用在具体事务上吗?其实不然。最近看到新能源车充电速度提升的新闻,五分钟充电能跑四百公里,这不就像给续航焦虑“滚汤泼雪”?这种用法把抽象概念具象化,反而让技术突破显得更生动。
有个有趣的发现:这个成语自带“破坏性解决”的潜台词。就像去年朋友处理旧书,直接捐给山区学校,既清空了书房又做了公益。这种双重效果恰似滚汤泼雪——解决问题时还能产生额外价值。
为什么现代人更喜欢这类成语?在效率至上的今天,大家更欣赏直击要害的解决方式。比起“循序渐进”,“滚汤泼雪”更能传递那种爽快的成就感。就像用扫地机器人代替手动打扫,本质上都是追求高效清除问题的思维体现。
有次在菜市场见到摊主巧妙化解顾客纠纷:主动多送把青菜,瞬间平息争执。这让我想到,滚汤泼雪式的智慧未必都要强势,用柔性方法快速化解矛盾,反而更显处世功力。
最后想说,这个成语用多了容易显得急躁。就像做番茄炒蛋,大火快炒固然香,但文火慢炖的浓汤也有滋味。解决问题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或许也该留点空间让过程自然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