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u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ú chuán dà bǐ

成语解释: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成语出处:宋 邵雍《大字吟》:“诗成半醉正陶然,更用如椽大笔抄。”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

繁体字形:如椽大筆

英文翻译:be endowed with extraordinary talents

如椽大笔的意思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椽:椽子,承托屋面用的木构件。圆的叫椽,方的也叫桷。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2.古同“”。

笔:1.写字画图的用具:毛笔。铅笔。钢笔。粉笔。一支笔。一管笔。2.(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笔。工笔。败笔。曲笔。3.用笔写出:代笔。直笔。亲笔。4.手迹:遗笔。绝笔。5.笔画:笔顺。笔形。6.a)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笔钱。三笔账。五笔生意。b)用于字的笔画:“大”字有三笔。c)用于书画艺术:写一笔好字。他能画几笔山水画。7.姓。

成语评论

说到"如椽大笔"这个成语,可能很多人会联想到古代文人挥毫泼墨的场景。但究竟什么样的笔才算得上"椽子般的大笔"呢?其实这里的"椽"指的是支撑房顶的木梁,形容写作时的气魄和格局。就像现代人用"键盘侠"形容网络写手,古人用"如椽大笔"赞美写作时的恢宏气势。

举个实际例子:某位作家在描写黄河时写道:"笔锋所至,浊浪排空,如椽大笔勾勒出母亲河的千年沧桑。"这样的描述不仅让文字有了立体感,更让读者仿佛看见作家执笔时的磅礴气势。这种写法适合需要展现宏大叙事的场合,比如历史著作或史诗创作。

有人可能会问:普通写作需要这样的气势吗?其实关键在"量体裁衣"。写情书时用细腻笔触更合适,但若是撰写纪念碑碑文,就需要"如椽大笔"的庄重感。就像雕刻师会根据作品大小选择工具,作家也要根据题材调整笔力。我常建议写作新手:先掌握不同笔法的适用场景,再追求个人风格。

在当代社会,"如椽大笔"的内涵正在扩展。有位新媒体编辑曾这样形容爆款文章:"这篇10万+的推文堪称如椽大笔,用数据说话,以逻辑服人。"这说明好的写作不仅是文字堆砌,更需要扎实的内容支撑。个人认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精准传达思想的写作,才是新时代的"如椽大笔"。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也在跨界使用。某建筑师在设计博物馆时说:"用钢结构在空间作画,混凝土就是我的如椽大笔。"这种创造性转化说明,语言的生命力在于灵活运用。就像毛笔能写出蝇头小楷也能挥洒狂草,关键不在于笔的大小,而在于执笔者的眼界和功力。

最后不妨思考:在AI写作逐渐普及的今天,"如椽大笔"是否会被赋予新含义?或许未来的创作者既是执笔人,也是指挥家,需要驾驭智能工具与人文思考的双重奏鸣。这样的创作图景,或许正是成语与时俱进的生动诠释。

如椽大笔的造句

  1. 造句 即便在这样黑暗的遭遇下,他还没有放下他那枝如椽大笔,坚决保住他那颗新闻记者的良心。
  2. 造句 陆羽手中长枪横扫,如椽大笔一样在天空刻下了一道道纹络形成的门户。
  3. 造句 萧贤弟,我要借你如椽大笔一用。
  4. 造句 另外,请廉公如椽大笔亲撰伐靖檄文,诏令天下。
  5. 造句 或许,结局早已注定,偌大的宣纸早已铺就,只待上天的如椽大笔轻轻一挥,所有的一切就可以结束。
  6. 造句 周庆最热衷的人是古龙,他很向往古龙先生喝酒,微带酒熏,披发,赤足,挥舞如椽大笔,书写刀客剑影。
  7. 造句 只见白小云身在高空,头下脚上,双手紧握战天枪好像握了一把如椽大笔,对着巨大的闪电就飞了下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