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ào wù shū fāng
成语解释:好恶:喜好和讨厌;殊方:不同的趋向。指人的旨趣不同,爱憎有异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异文志》:“时君世主,好恶殊方。”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繁体字形:好惡殊方
英文翻译:Different ways of likes and dislikes
好:[hǎo]1.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跟“坏”相对):好人。好东西。好事情。好脾气。庄稼长得很好。2.合宜;妥当:初次见面,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好。3.用在动词前,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好看。好听。好吃。4.友爱;和睦:友好。好朋友。他跟我好。5.(身体)健康;(疾病)痊愈:体质好。身子比去年好多了。他的病好了。6.用于套语:好睡。您好走。7.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计划订好了。功课准备好了。外边太冷,穿好了衣服再出去。坐好吧,要开会了。8.表示赞许、同意或结束等语气:好,就这么办。好了,不要再说了。9.反话,表示不满意:好,这一下可麻烦了。10.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用法跟“多”相同:哈尔滨离北京好远?[hào]1.喜爱(跟“恶”wù相对):嗜好。好学。好动脑筋。好吃懒做。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2.常容易(发生某种事情):刚会骑车的人好摔跤。
恶:[è]恶劣;坏:恶习。恶意。[wù]讨厌;憎恨(跟“好”hào相对):好恶。深恶痛绝。[ě]1.[恶心](ě·xin)2.有要呕吐的感觉:胃里不舒服,一阵一阵地恶。3.厌恶;令人厌恶:这种丑事,让人恶。你别在这儿恶我了。4.揭人短处,使难堪:他太抠门儿,得找个机会恶恶他。[wū]1.同“乌2”。2.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啊,这是什么话)!
殊:1.不同:殊途同归。2.副词。很;极:殊佳。殊堪告慰。3.突出;特别:殊勋。4.死。“殊死”二字常连用:殊死战。
方:1.正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东方。双方。4.办法:千方百计。领导有方。5.地点;地区:前方。方言。6.治病的药单:药方。处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积一立方米:土方。8.数学上指自乘的积:乘方。9.副词。正在;方才:方兴未艾。如梦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响度级的单位。将声音与一个1,000赫的纯音试听比较,当两者响度被判断为相同时,后者声压级的分贝数即被定为这个声音响度级的方数。旧写作㕫。11.⑪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一方砚台。两方图章。
“好恶殊方”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说的其实是一个特别常见的现象——人和人之间的喜好和厌恶,就像朝着不同的方向走一样,很难完全一致。比如你爱喝甜豆浆,他可能觉得咸豆浆才是“人间正道”;你喜欢周末爬山放松,同事却觉得宅家追剧才是“灵魂归宿”。这背后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人和人的偏好差异这么大?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张和小王合租一间公寓。小张喜欢把房间布置得色彩斑斓,墙上贴满海报,小王却觉得极简的白色墙面才让人心静。两人为此争论不休,最后发现,小张成长在艺术家庭,视觉刺激能激发他的灵感,而小王从小生活在拥挤的环境里,简洁反而成了他内心的“安全区”。你看,偏好差异往往和成长背景、生活经历紧密相关。
那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我在工作中就碰到过类似的案例。团队里有人主张用传统表格做数据分析,认为结构清晰;另一派坚持要用动态图表,觉得直观易懂。后来我们做了个实验:把同一份数据用两种方式呈现给不同部门,结果发现销售团队更爱看图,财务部更认数字。原来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要看“谁在用”和“用来做什么”。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差异会不会导致矛盾? 其实换个角度看,差异反而是创新的催化剂。就像做菜时,有人拼命加辣,有人执着放糖,但谁能想到“甜辣口味”反而成了爆款?我见过最成功的项目组,就是把爱冒险的“行动派”和注重细节的“保守派”混搭,最后打磨出的方案既大胆又扎实。
说到底,“好恶殊方”不是问题,如何把差异变成资源才是关键。 下次遇到意见不合时,不妨先别急着说服对方,而是像拼图一样,把不同的碎片慢慢拼出更完整的画面。毕竟世界这么大,如果所有人的喜好都整齐划一,那该多无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