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āng
  • shēng
  • s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à zhāng shēng shì

成语解释:大造声势,扩大影响。

成语出处:《宋史·李师中传》:“今修筑必广发兵,大张声势。”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大造声势

繁体字形:大張聲勢

英文翻译:put up a pageantry

大张声势的意思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2.古同“”。

张:1.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的东西放开:张嘴。张翅膀儿。张弓射箭。一张一弛。2.陈设;铺排:张灯结彩。大张筵席。3.扩大;夸张:虚张声势。4.看;望:东张西望。5.商店开业:新张。开张。6.a)用于纸、皮子等:一张纸。两张画。十张皮子。三张铁板。b)用于床、桌子等:一张床。四张桌子。七张犁。c)用于嘴、脸:两张嘴。一张脸。d)用于弓:一张弓。7.二十八宿之一。8.姓。

声: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4.名誉:声望。名声。5.声母:声韵。双声。6.声调:第一声。去声。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

势:1.势力:权势。人多势众。仗势欺人。2.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来势。势如破竹。3.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山势。地势。水势汹涌。4.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局势。大势所趋。5.姿态:手势。姿势。6.雄性生殖器:去势。

成语评论

哎呦喂,大伙儿平时有没有遇到过那种“大张声势”的场面?比如小区门口新开的奶茶店,又是敲锣打鼓又是发优惠券,恨不得让整条街都知道它开业了。这种操作啊,说白了就是典型的“大张声势”——用夸张的动作吸引注意力,但实际效果可能得打个问号。

那问题来了:为啥人们总爱搞这种大阵仗呢?举个栗子,某手机品牌发布会前,提前三个月就开始搞悬念海报、明星站台,结果真机亮相时反而让人有点失望。这时候咱们就明白,大张声势的核心其实是“预期管理”。就像炒菜前先把香味儿飘出去,能不能留住食客还得看菜的味道。

不过话说回来,这招也不是万能的。记得前年我们办公楼里有个健身房开业,又是请网红直播又是送免费体验周卡。结果你猜怎么着?三个月后关门大吉,因为器械维护太差。所以说啊,光会吆喝不会干活可不行,这就好比往气球里猛打气,没扎紧口子照样瘪得快。

个人觉得现在这个时代吧,大张声势得讲究个“虚实结合”。去年我表姐开烘焙工作室,先在朋友圈发产品研发的花絮视频,等正式开业时订单直接爆单。这种既有铺垫又有真材实料的玩法,可比空喊口号强多了。各位老铁记着,造势就像煮汤,火候太猛容易糊锅。

最后插句实在话:大张声势本身没毛病,关键是后续能不能接得住。这就好比打游戏放大招,放完技能总得平A补伤害对吧?下次看到有人大张旗鼓搞事情,咱不妨多观察两天——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才知道!

大张声势的造句

  1. 造句 有些新产品上市前总爱大张声势。
  2. 造句 干脆我们埋伏在这山谷两边,然后派人在这里大张声势掩埋尸体,点起烽烟。
  3. 造句 刘仁恭若真的南下,堂堂一方节镇,定然大张声势,也很容易被魏博的斥候探听到消息。
  4. 造句 之所以,他大张声势,只是为了吸引那个忍着的注意力。
  5. 造句 你如此大张声势,难道不怕到时候骑虎难下吗?这简直就是在玩火!
  6. 造句 金杨之所以这样大张声势,也是为了造势!即使闹腾开了,他也站在上风。
  7. 造句 经过两个多月的休整,陈吊眼和许夫人带领义军又回进泉州,这次他们没有大张声势,而是率领一万精锐分散悄悄地潜入泉州周边,大队则慢慢跟进。
  8. 造句 成功的案例往往在图书的介绍期甚至介绍期以前就借助媒体大张声势,甚至故弄玄虚,吊足读者的胃口,使读者产生购阅的需求。
  9. 造句 只说给事中吴国华,见魏党曹钦程原是大计削职的,投了魏忠贤,做了门下鹰犬,大张声势,赃私狼藉,秽恶的事更不堪言。
  10. 造句 这本来就是高顺想要达到的目的,既然王允要装聋作哑,索性就给他来个大张声势,让所有人都知道貂蝉这个大哥小黑的存在。